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药方名称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处方秦艽石斛(去根.酒浸.焙)、甘草(炙)、蚕布(烧灰)、桔梗(炒),各二两;京墨(煅.醋淬.研)、茯苓(去皮)、人参(去芦)、木香(炮)、桃仁(去皮.尖.炒),各一两;熟干地黄(洗过.酒蒸.焙)、香附(炒.去毛)、泽兰(去梗),各四两;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细辛(去苗)、川芎牡丹皮,各一两半;山药、川椒(去目.炒),各三分;苍术(米泔浸.去皮)八两,大豆黄卷(炒)半升,糯米(炒)一升。(一本.山药.川椒.,各云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搜,每两作六圆。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久冷无子,及数经堕胎,皆因冲任之脉虚损,胞内宿挟疾病,经水不时,暴下不止,月内再行,或前或后,或崩中漏下,三十六疾,积聚癖瘕,脐下冷痛,小便白浊,以上疾证,皆令孕育不成,以至绝嗣。治产后百病,百日内常服,除宿血,生新血,令人有孕,及生子充实。亦治男子亡血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空心,食前,温酒、醋汤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药方名称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处方秦艽石斛(去根,酒浸,焙)藁本(去芦)甘草(炙)蚕布(烧灰)桔梗(炒)各60克 京墨(煅,醋淬,研)茯苓(去皮)人参(去芦)木香(炮)桃仁(去皮、尖,炒)各30克 熟干地黄(洗过,酒蒸,焙)香附(炒,去毛)泽兰(去梗)各120克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细辛(去苗)川芎牡丹皮各45克山药川椒(去目,炒)各22.5克苍术(米泔浸,去皮)240克 大豆黄卷(炒)200克糯米(炒)50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30克作6丸。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冲任虚寒,久不生育,或多次小产,经水不时,暴下不止,月内再行,或前或后,或崩中漏下,积聚症瘕,脐下冷痛,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温酒或醋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猜你喜欢

  • 加味参术苓桂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术苓桂汤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麦冬5钱,山药5钱,白术1两,破故纸1钱,苏子1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胃气上逆,咳逆倚息短气,其形如肿,吐痰不已,胸膈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

  • 黑痔丹

    药方名称黑痔丹别名引痔丹处方白矾2两,蟾酥4钱,轻粉4钱,信石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锅内,上用大瓷碗盖住,醋调,炭灰封固四周,火炼二时,候冷取出为末。功能主治枯痔,引痔。主痔瘘。用法用量唾津调涂痔上,

  • 薄荷牛蒡汤

    药方名称薄荷牛蒡汤处方薄荷叶12克牛蒡子9克 焦马勃9克 焦栀子9克连翘壳9克 京玄参12克 西赤芍12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2克 炒僵蚕9克 玉桔梗6克功能主治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

  • 加减人参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减人参黄耆汤处方人参黄耆汤加芍药(醋炒)、牡蛎粉、禹余粮。功能主治妇女赤白带下。带下虚滑之证。摘录方出《医统》卷八十三,名见《医部全录》卷三九八

  • 小乌沉汤

    药方名称小乌沉汤处方乌药(去心)300克甘草(炒)30克 香附子(沙盆内断去皮、毛,焙干)60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调中快气。治心腹刺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点服,不拘时。摘录《太平惠民和剂

  • 连翘解毒汤

    《幼科直言》卷五:连翘解毒汤药方名称连翘解毒汤处方玄参、陈皮、甘草、黄连、石膏、薄荷、柴胡、归尾、连翘。功能主治清肺胃火邪。主小儿因肺胃火盛,或食辛热甜糖,厚味之物,致齿缝出血者。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摘

  • 龙凤丸

    药方名称龙凤丸处方鹿茸(火燎去毛)1两(酒浸,炙),山药2两,菟丝子(酒浸,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烁,

  • 结毒灵药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结毒灵药药方名称结毒灵药处方水银30克朱砂硫黄雄黄各9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入罐内,密闭封口,火炼(按红升丹炼法),次日取出灵药约45克左右。治寻常腐烂之证,用灵药15克,轻粉15

  • 百合丹

    《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方:百合丹药方名称百合丹别名百合丸处方桑根白皮半两,木通半两,川朴消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半两,川大黄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百合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

  • 大黄黄连汤

    药方名称大黄黄连汤处方大黄、黄连。功能主治痢疾里热盛,上冲心作呕,噤口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治痢南针》引作“大黄黄连酒”。摘录《金鉴》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