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神汤

十神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麻黄(去节)、干葛、紫苏赤芍药、升麻白芷甘草(炙)、陈皮香附,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备注发热头疼,加连须葱白二根;中满气实,加枳壳煎。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

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

虽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饵。

如伤寒,不分表、里证,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功效非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十神汤

药方名称十神汤

处方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120克 干葛420克赤芍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加味养心汤

    《医醇剩义》卷二:加味养心汤药方名称加味养心汤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生地5钱,人参1钱,丹参2钱,龟版5钱,当归1钱5分,茯神2钱,柏子仁2钱,枣仁1钱半,远志5分,甘草4分,淡竹叶20张。

  • 大追风散

    药方名称大追风散处方川乌头(炮)1两,防风1两,羌活1两,川芎1两,全蝎(去毒,醋泡,炒黄)5钱,地龙(去土,炒脆)5钱,南星(炮)5钱,天麻(煨)5钱,荆芥8钱,甘草(炙)8钱,僵蚕(炒黄)8钱,石

  • 大蜈蚣散

    药方名称大蜈蚣散处方蜈蚣2条,鱼鳔(炒)5钱,左蟠龙(即野鸽粪,炒烟尽)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破伤风,腰脊反张,四肢僵直,牙噤口?,遍身冷,不知人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防风汤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

  • 连翘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连翘丸药方名称连翘丸处方连翘(洗)陈皮各7.5千克青皮(洗)蓬莪茂(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好墨(煅)各5千克槟榔2.5千克牵牛子(碾,取末)7千克三棱(炮)7.8千克 肉

  • 龙葵膏

    药方名称龙葵膏处方龙葵根半两,莨菪子半两,胡燕窠半两,独颗蒜半两,胡荽子半两,鼠粪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豉半两。制法用酱饭相和烂捣。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醋调封之,每日1换。经

  • 加味升葛汤

    药方名称加味升葛汤处方升麻1钱半,葛根1钱,白芍1钱,甘草1钱,黄芩1钱,栀子1钱。功能主治伤寒阳毒发斑。用法用量水煎服。加犀角汁更妙。如咽痛,加元参1钱半。摘录《会约》卷四

  • 大黄芒消二味汤

    药方名称大黄芒消二味汤处方大黄6两,芒消5两。功能主治大便暴秘不通,骨肉强痛,体气烦热,唇口干焦。用法用量上药先切大黄,以水4升,煮取2升,去滓;纳芒消,顿服之。须臾利。良久不觉,以热饮投之。摘录《外

  • 足踏丸

    药方名称足踏丸处方乌头3两(去皮脐,生,捣末),樟脑2两(细研)。制法上药再研令匀,酽醋煮糊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脚气肿满,痛连骨髓。用法用量炉子法:掘地炉子一个,阔一尺,深二尺三寸,扫拭令净,置新

  • 茯苓酥

    药方名称茯苓酥处方茯苓(取山之阳茯苓,其味甘美,山之阴茯苓,其味苦恶,拣得之,勿去皮,刀薄切,晒干,蒸令气溜,以汤淋之,其色赤味苦,淋之不已,候汁味甜便止,晒干捣筛)3斗。制法取好酒大斗1石,蜜1斗,

  • 八痞丸

    药方名称八痞丸别名拓痞丸处方桂心3分,曾青(无,代以空青)3分,牡丹3分,鳣头甲(头渍,炙令黄色)3分,干姜3分,蜀漆7分,细辛6分,龙胆5分,附子4分(炮)。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