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助阳和血补气汤

助阳和血补气汤

药方名称助阳和血补气汤

别名助阳和血汤(《兰室秘藏》卷上)、助阳活血汤《崔东垣试效方》卷五)。

处方白芷0.6克蔓荆子0.9克 炙甘草当归身(酒洗)柴胡各1.5克升麻防风各2.1克黄耆3克

功能主治治热邪上壅,眼中自睛红,多眵泪,无疼痛而隐涩难开,昏花不明,由于服苦寒药太过者。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临卧时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须忌风寒及食冷物。

摘录脾胃论》卷下

猜你喜欢

  • 三补丸

    药方名称三补丸别名三黄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处方黄芩黄柏黄连备等分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上焦积热。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 升陷塞流汤

    药方名称升陷塞流汤处方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补骨脂10克,山萸肉15克,生苡仁12克,辛荑花6克,炙甘草4.5克。功能主治温肺补肾,散寒通窍。主肺脾肾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鲤鱼鳞散

    药方名称鲤鱼鳞散处方鲤鱼鳞2两,乱发1两,故徘帛1两。制法上同入瓶子内,以瓦子盖,盐泥缝,渐次着火烧令通赤为度,候冷取出,细研为散,入曲末1两,更同研令匀。功能主治产后腹痛。用法用量以热酒调下2钱,不

  • 理中附子汤

    药方名称理中附子汤处方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 荆芥粥

    药方名称荆芥粥处方荆芥1把(切),青梁米4合(淘),薄荷叶半握(切),豉5合(绵裹)。功能主治老人中风,口面?偏,大小便秘涩,烦热。用法用量以水煮取荆芥汁,下米及诸味煮作粥,入少盐醋,空心食之。常服佳

  • 玉液散

    药方名称玉液散处方瓜萎根知母贝母(去心,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久近喘嗽,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 黄雌鸡索饼

    药方名称黄雌鸡索饼别名黄雌鸡臛索饼处方黄雌鸡随多少(炒,作臛)、面半斤,桂末1分,茯苓末1两。功能主治五噎。饮食不下,喉中妨塞,瘦弱无力。用法用量黄雌鸡臛索饼(《圣惠》卷九十六)。摘录《医方类聚》卷一

  • 补气运脾丸

    药方名称补气运脾丸处方人参2钱,白术3钱,茯苓1钱半,橘红1钱半,黄耆1钱,砂仁8分,炙草4分,半夏1钱(无痰不用),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胃汗。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 加减辛芎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减辛芎导痰汤处方辛芎导痰汤去细辛、川芎,加天麻、钩藤、蔓荆。功能主治风痰,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四炒枳壳丸

    药方名称四炒枳壳丸处方枳壳500克制法上药分作四份,用芫荽子、萝卜子、小茴、干漆各30克,各炒一份,以枳壳黄色为度,择出枳壳为末,以四味炒药煎汤,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气血凝滞,腹内鼓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