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麻黄汤

加味麻黄汤

类证治裁》卷二:加味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麻黄汤

处方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半夏橘红、苏叶、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伤寒嗽,恶寒无汗,脉紧。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麻黄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葱头1个,杏仁2钱,川贝母2钱,皂刺3钱。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有声无痰者。

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育婴秘诀》卷三:加味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麻黄汤

处方麻黄、苏叶、桑白皮(蜜炙)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肺感风寒,痰涎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煎服。得汗咳止。

身热而渴者,加知母石膏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猜你喜欢

  • 玉黄膏

    药方名称玉黄膏处方当归30克白芷9克姜黄90克甘草30克轻粉6克冰片6克 蜂白蜡90~125克制法先将前四种药浸泡麻油内三天,然后炉火上熬至枯黄,离火去滓,加入轻扮、冰片(均预先研末),最后加蜂白蜡溶

  • 琥珀救喉散

    药方名称琥珀救喉散处方血琥珀2钱,牛黄2分,熊胆2分,梅片3分,珍珠2分,儿茶1分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消炎镇痛。主乳蛾,喉风,喉痹,咽喉肿痛,瘟毒结喉。用法用量内服每用1分,白开水送

  • 妙应散

    药方名称妙应散处方黄柏1片(如掌大)草乌头2个赤小豆3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闪肭伤骨疼痛。用法用量以生姜自然汁调敷,频换,肿退疼止为度。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一引《家藏经验方》

  • 补肾健脾益气方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补肾健脾益气方药方名称补肾健脾益气方处方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9克,人参6克,生地6克,枸杞子30克,麦门冬15克。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补肾强腰。主肾阳不足。用法用量加河水3

  • 麻杏二三汤

    药方名称麻杏二三汤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主肺脾

  • 八物温经汤

    药方名称八物温经汤处方当归2钱,香附2钱,鹿茸(醋炙,如热少用)2钱,川芎2钱,熟地2钱,白术2钱,山萸2钱,小茴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妇人二十一二,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或如梅汁,或片,或二三月不行

  • 大提毒丹

    药方名称大提毒丹处方陈降药3钱,红升1钱,生石膏1两5钱,朱砂1钱。功能主治梅毒、臁疮久不愈。用法用量乳至无声便用。掺疮上,隔6日即可上收功药。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 宁坤至宝丹

    药方名称宁坤至宝丹处方嫩黄耆(蜜炙)90克白术(陈壁土炒)枣仁(炒香)归身(酒炒)香附(杵,米酒制)川断(酒炒)条芩(酒炒)甘枸杞血余(炼,不见火)阿胶(蛤粉炒)杜仲(盐水炒)各60克茯苓(乳制)白芍

  • 辟谷散

    药方名称辟谷散处方山药8两,莲肉(去心皮)8两,芡实(去壳)8两,白扁豆(去壳,炒)8两,绿豆(去壳,炒,末)8两,薏苡仁(去壳)12两,小茴(炒)4两,白粳米(炒黄)2升。制法上共磨为末。功能主治救

  • 柴胡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散药方名称柴胡散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