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脏连丸

加味脏连丸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加味脏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脏连丸

处方川连5两,苦参3两,生川军2两,圆皂角仁1两5钱,白芷1两5钱,光桃仁1两。

制法各为细末,取猪大肠洗净,纳入肠中,酒、水各半,煮烂捣研,和入百草霜1两,红曲3两,共捣为丸。

功能主治清涤肠浊。主脏毒下血,血色如烟尘,沉晦瘀浊,便溏不畅,胃气不健,肢体倦怠者。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是继芩连二陈汤或清肠解毒汤后用以除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加味脏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脏连丸

处方黄连8两,枳壳6两,大麦馅子1升,甘草4两。

制法上为粗末,装入健猪大肠内,不拘几段,用线扎紧,酒、水同煮极烂,捣成饼,晒干为细末,水叠为丸。

功能主治脏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医便》卷三:加味脏连丸

药方名称加味脏连丸

处方雄猪大脏一副(去两头各7寸),黄连(去毛,净末)1斤,槐花(净末)4两。

制法将后2味装入脏内令满,用绳扎两头口上,用小麦数10粒,放甑上蒸3时,以脏黑取看小麦极烂为度,入石臼捣如泥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饮酒食炙,热毒下坠,为肠风脏毒,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薄酒送下。

摘录《医便》卷三

猜你喜欢

  • 金延香附汤加减

    药方名称金延香附汤加减处方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功能主治理气化瘀通络。主

  • 止血汤

    药方名称止血汤处方生地20克,黄芪30克,藕节10克,白芨10克,山楂10克,茜草10克,红枣10枚,花生衣6克。功能主治止血摄血。主血热脾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曾广鸳方

  • 还元保真汤

    药方名称还元保真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白术茯苓人参黄耆各3克牡丹皮枸杞子各2,4克甘草(炙)熟附子各1.5克肉桂泽泻各0.9克功能主治温补气血。治气血两虚,悬痈已溃,疮口开张,脓水淋漓,不能收敛者。用

  • 真珠丸

    药方名称真珠丸别名真珠母丸(《保婴撮要》卷十)、珍珠母丸(《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真珠母(贝壳的真珠层,研如粉)22克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称)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45克人参(去

  • 加减代赭旋覆花汤

    药方名称加减代赭旋覆花汤处方旋覆花3钱(包),代赭石4钱,浮海石3钱,姜半夏2钱,白茯苓3钱,炒苏子1钱5,炙甘草5分,炙白前2钱,化橘红1钱,老姜3片(去皮)。功能主治伏饮内停,年有喘吼者。摘录《镐

  • 固真丹

    《魏氏家藏方》卷二:固真丹药方名称固真丹处方韭子120克 舶上茴香(炒)补臀脂(炒)益智子鹿角霜各60克 白龙骨90克(煅,别研细如粉)制法上药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30克,同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千缗汤

    药方名称千缗汤处方齐州半夏7枚(炮制,四片破之)皂角(去皮,炙)3厘米甘草(炙)3厘米生姜(如指大)1块功能主治治痰喘不能卧。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50毫升,煮至125亳升,顿服。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六

  • 人参益气汤

    《兰室秘藏》卷下:人参益气汤药方名称人参益气汤处方黄耆4克 生甘草人参各15克白芍药9克柴胡7.5克 炙甘草升麻各6克五味子140个制法上药嚼咀,分作四服。功能主治治热伤元气,两手指麻木,四肢困倦,怠

  • 糯米固肠汤

    药方名称糯米固肠汤处方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 白糖适量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功能主治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摘录《

  • 调荣顺气汤

    药方名称调荣顺气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8分,生地1钱,白芍(盐水炒)1钱,香附(便制)1钱,艾叶(醋炒)8分,丹皮(酒洗)1钱,阿胶(蛤粉炒)1钱,白术1钱2分,甘草4分,红花1钱,桃仁1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