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甘麦大枣汤

加味甘麦大枣汤

药方名称加味甘麦大枣汤

处方甘草9g,麦门冬9g,人参3g,小麦30g,大枣5枚,白芍9g。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眼睛赤痛,发止不定,发时白晴淡红,疼痛不重,寒热交作,或有头痛,心烦意乱,脉细数无力,舌淡苔白,舌心粉红;止时不药而愈,状若常人,反复发作,一年数次。

各家论述方中人参小麦大枣、炙甘草甘温补中以助生化之源,使气血充裕,阴平阳秘,寒热无由生;白芍既有养血之功,合甘草又有敛阴和营,缓急止痛之能;更兼麦门冬清心润肺,白晴赤痛自然消除。

临床应用白晴赤痛如崇赵某某,女,35岁。1971年3月12日初诊。二目赤痛3月余,时发时止,越发越频,虽痛不重,但心中烦乱,时寒时热,其状如祟。患者消瘦面黄,疲倦少神,白睛淡赤,脉细无力。服加味甘麦大枣汤5剂,发少痛轻,继服15剂而愈。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猜你喜欢

  • 长肉散

    药方名称长肉散处方黄连1两(去须),槟榔1两,木香1两,麒麟血半两,密陀僧1两(细研)。功能主治止痛,干疮,长肉。主从高坠损有疮口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散。于疮口上薄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 葵子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葵子散药方名称葵子散处方冬葵子30克石南叶 榆白皮(去木,锉)石韦(去毛)木通(锉)各3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小儿沙石淋,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次1.5克,

  • 五宝散

    药方名称五宝散处方石钟乳12克朱砂3克珍珠(豆腐内煮20分钟取出)6克冰片3克琥珀6克制法各研极细,和一处再研数百转,瓷罐蜜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腐消痰。治疳疮。用法用量用药6克,加飞罗面24克,再

  • 橘半枳术丸

    《医学入门》卷八:橘半枳术丸药方名称橘半枳术丸处方橘皮半夏枳实各30克白术60克制法上药为末,荷叶裹米煨饭,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顺气宽中、消食化痰。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饮食不消。

  • 枸杞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枸杞粥药方名称枸杞粥处方枸杞苗20克(切)葱白7茎(切)薤白14茎(切)鼓(炒)20克粳米(净洗)60克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羸劳热,背膊烦疼。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先煎枸杞、葱

  • 六神全蝎丸

    药方名称六神全蝎丸处方全蝎90克(焙干,去足、钩)白术(炒)90克半夏30克白芍120克茯苓120克 炙甘草15克制法共为细末,核桃肉捣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多年瘰病,百治不愈。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

  • 贝母元参汤

    药方名称贝母元参汤处方贝母3钱,元参3钱,甘草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口疮热肿。用法用量煎半杯,热漱徐咽。热甚,加黄连、石膏。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葱头薏苡仁粥

    药方名称葱头薏苡仁粥处方葱白1握,豉3合,牛蒡根(切,洗,去粗皮)半升,薄荷1握,薏苡仁2合。功能主治中风,头痛心烦,苦不下食,手足无力,筋骨疼痛,口面?斜,言语不正。用法用量上以水5大盏,煮葱白、牛

  • 夏天无片

    药方名称夏天无片来源为夏天无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炮制取夏天无250g,粉碎成细粉备用;另取夏天无350g,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 复方地锦片

    药方名称复方地锦片处方地锦草166两4钱,辣蓼166两4钱,车前草54两4钱。制法取地锦草、辣蓼各33两,车前草11两,共为细粉。取地锦草等3味下余药料,用煮提法提取二次,合并浓缩为稠膏约77两,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