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消毒饮

加味消毒饮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医林》:加味消毒饮

药方名称加味消毒饮

别名加味消毒饮子、驱风解毒散

处方荆芥1钱,防风1钱,恶实1钱,甘草1钱,连翘1钱,羌活1钱。

制法上锉作1贴。

功能主治痄腮肿痛。

用法用量加味消毒饮子(《普济方》卷二七八)、驱风解毒散(《古今医鉴》卷九)。

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医林》

张氏医通》卷十五:加味消毒饮

药方名称加味消毒饮

处方鼠粘子1钱半,甘草5分,荆芥7分,紫草1钱,防风6分,糯米1撮。

功能主治痘疹血热,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金鉴》卷五十九:加味消毒饮

药方名称加味消毒饮

处方荆芥穗、防风牛蒡子(炒)、升麻、生甘草赤芍、南山楂连翘(去心)。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痘后余毒未尽,更兼恣意饮食,外感风寒,偏身出疹,色赤作痒,始如粟米,渐成云片。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 固神丸

    药方名称固神丸处方白术6两(炒),枳实(去瓤,麸炒)3两,川芎3两,当归3两,陈皮8两,甘草(炙)1两,麦芽(炒)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皮)8两,山楂(去核)8两,干葛8两,神曲(炒)2两,木香1

  • 柏蒜丸

    药方名称柏蒜丸处方黄柏(蜜煮令焦)、大蒜(煨令熟烂,去皮)。制法以黄柏为末,研蒜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妊娠脐下刺痛,大便白,昼夜三五十行。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粥饮送下,1日3服。摘录《产科

  • 虎爪丸

    药方名称虎爪丸别名杀鬼丸处方虎爪(烧)3两,丹砂(细研,1作赤朱)1两,雄黄(研细)1两,蟹爪(烧)1两。制法上除研者外,为细末,再入研者拌匀,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

  •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药方名称烧脾散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

  • 泻热栀子煎

    药方名称泻热栀子煎处方栀子21枚,甘竹茹1两(熬),香豉6合(熬,绵裹),大青2两,橘皮(去脉)2两,赤蜜3合。制法上细切。功能主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7合,去滓,下蜜,更微

  • 苍耳汤

    《普济方》卷六十六引《肘后方》:苍耳汤药方名称苍耳汤处方苍耳子1合(根亦佳)。功能主治牙齿疼。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盏,煎余沸,入盐少许,去滓,热漱冷吐。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六引《肘后方》方出《

  • 菖蒲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菖蒲散药方名称菖蒲散处方菖蒲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消肿。主妇人风湿下浸,阴户

  • 龙泉散

    《兰室秘藏》卷下:龙泉散药方名称龙泉散处方龙泉粉(炒)瓦粉 广茂 京三棱(酒洗,炒)昆布各15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马刀。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

  • 腐竹白果粥

    药方名称腐竹白果粥处方白果12克 腐竹50克粳米100克功能主治养胃,清肺热,固肾气。适用于脾虚带下。注意白果有小毒,不可多食。摘录《饮食疗法》

  • 发火汤

    药方名称发火汤处方柴胡3克甘草3克茯神9克 炒枣仁9克当归9克陈皮9克神曲3克 炒栀子3克白芥子6克白术6克 广木香末1.5克远志3克功能主治主火郁为病,少气,胸、胁、腹背、面目、四肢填塞愤懑,时而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