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四苓散

加味四苓散

寿世保元》卷五: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人参减半白术(去芦)赤茯苓(去皮)猪苓泽泻香薷石莲麦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心祛暑,健脾利湿。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而有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济阳纲目》卷九十一: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茯苓5分,猪苓5分,泽泻5分,白术5分,滑石1钱,栀子1钱,甘草2分,灯心30茎。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白术1钱5分,白茯苓(去皮)2钱,猪苓2钱,泽泻2钱,木通2钱,栀子3钱,黄芩2钱,白芍3钱,甘草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泄泻属火证者,腹痛,泻水如热汤,痛一阵,泄一阵。

用法用量加灯心10茎,水煎,空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便览》卷三: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白术、赤茯苓猪苓泽泻海金沙木通车前子。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三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黄芩木通(1方再加滑石栀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火多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证治汇补》卷八: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各等分加山栀、麦冬木通黄芩

功能主治湿热不清便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湿热内伏,气化不清,不能分泌渗道,故溲溺浑浊,涩痛不已焉。方中生术利湿以清中道,泽泻通窍以利膀胱,猪苓利三焦之湿,山栀清三焦之热,茯苓渗脾肺之湿,黄芩清脾肺之热,麦冬清心润肺以滋水源,木通清心降热以利小水也。使湿热分化,则水府清和,而小便自长,何涩痛便浊之不痊哉!此清利之剂,为湿热白浊之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八

《种痘新书》卷四: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白术1钱,茯苓(用赤者)8分,猪苓7分,泽泻7分,木通6分,车前6分,牛蒡子6分,黄芩3分。

功能主治分清浊,利阴阳。主小儿痘疹初热,热着于中,水道不分,而致热泻,小便赤而不利,其粪或黄或赤或黑,其气甚臭,泄时有声,直射而远。

用法用量腹痛,加木香;后重出肠,加升麻;若素有食积而作泄,加厚朴陈皮山楂神曲木香、胡连;若泄带红色,加百草霜;若身热烦渴,加柴胡黄芩麦冬;若痘隐隐不起,在皮间而不出见,加升麻以提气上升。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不知医必要》卷一: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羌活2钱,白术(净)1钱5分,泽泻(盐水炒)1钱5分,猪苓1钱5分,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利湿。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而渴。

用法用量如体质寒者,加肉桂3分,或4-5分。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治疹全书》卷下: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赤茯苓木通黄芩黄连车前白芍金银花

功能主治疹后热毒积火移于大肠而致泻痢者。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痘疹传心录》卷十九:加味四苓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苓散

别名加味四苓汤

处方猪苓7分,木通7分,泽泻8分,黄芩5分(酒炒),黄连2分(酒炒),赤茯苓7分,牛蒡子5分(炒,研),车前子7分(炒)。

功能主治痘疹毒气猖盛,行浆时作泻,小便红黄;痘疹已回水结痂,脱落大半,余毒未尽,大渴大泻,每夜饮水3-5碗,饮1次,泻1次,1-20次不止。

用法用量加味四苓汤(《医钞类编》卷十九引聂氏方)。

注意虚泄者断不可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猜你喜欢

  • 冰蛤散

    药方名称冰蛤散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

  • 人马平安散

    药方名称人马平安散处方朱砂21克雄黄4.5克 月石0.6克 梅片 台麝各0.9克蟾酥1.2克制法上药共研极细面。功能主治治中暑,霍乱吐泻,及感受不正之气。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鼻孔闻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

  • 通泄散

    药方名称通泄散处方苦丁香(为末)9克轻粉少许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用法用量用水调匀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未出,含砂糖1块,下咽涎出。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 积疝方

    药方名称积疝方处方山楂(炒)1两,茴香(炒)3钱,柴胡(炒)3钱,牡丹皮1钱。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疝痛。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积疝丸”。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蚕沙熨方

    药方名称蚕沙熨方处方晚蚕沙、食盐各等分。制法上相和,炒熟,布裹熨之。功能主治风肿。用法用量冷即再炒;或入少许醋尤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和中养胃汤

    药方名称和中养胃汤处方黄耆2钱,人参1钱,茯苓2钱,白术1钱,甘草4分,当归2钱,料豆4钱,柴胡1钱,薄荷1钱,广皮1钱,砂仁1钱,苡仁4钱,大枣2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虚火。饥饱劳役,正气受伤,阳陷

  • 参朱丸

    药方名称参朱丸处方人参蛤粉朱砂等分制法上药三味,研为细末,猪心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癫痫。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金、银汤送下,空腹服。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 扶桑至宝丹

    药方名称扶桑至宝丹别名扶桑丸(《医方集解》)、桑麻丸(《医级》卷八)。处方嫩桑叶数十斤(须择家园中嫩而存树者,采集后,用长流水洗,摘去其蒂,晒干)巨胜子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润肠

  • 乌蛇丸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乌蛇丸药方名称乌蛇丸处方乌蛇9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30克(微炒)白附子30克(炮裂)羌活30克 白僵蚕30克(微炒)麻黄60克(去根、节)防风3

  • 金华丹

    药方名称金华丹处方真黄丹半两。制法铫内炒紫色,入好蜜2两,搅匀,慢火熬,直候紫黑色为度,成膏,收入垍器中,以纸密封。功能主治一切口疮及久不愈。用法用量每用皂荚大,含化咽津,1日2次。摘录《鸡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