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六君汤

加味六君汤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土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半夏(制)1钱5分,甘草(炙)5分,藿香叶1钱,枇杷叶(炙)1钱,缩砂仁8分,枳壳(炒)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妊娠平素胃虚,中停痰饮,而为恶阻,吐多痰水,心烦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胃热便秘,加黄芩大黄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桂干姜以温之。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蜜炙)1钱半,茯芩8分,陈皮(去白)8分,半夏(制,炒黄)8分,苏叶8分,枳壳(麸炒)8分,炙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妊娠饮食不甘,呕吐不止,或体肥痰盛恶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辨证录》卷七: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8分,白术3钱,茯苓2钱,甘草3分,半夏3分,陈皮2分,黄连2分,神曲5分,麦芽5分,防风5分。

功能主治小儿因风热湿三者合之成痉,头摇手劲,眼目上视,身体发颤,或吐而不泻,或泻而不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医学集成》卷二: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2两,焦术2两,茯苓5钱,半夏3钱,附子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中风,右手不仁。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医略六书》卷十八: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8分,冬白术1钱半(炒),法半夏1钱半,白茯苓1钱半,全当归1钱半,小川芎8分,新会皮1钱半,广木香8分,炙甘草5分,纯钩藤3钱(迟入),生姜汁3匙(冲),甜竹沥3匙(冲)。

功能主治虚风,手足指麻,脉弦虚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冲2汁服。

各家论述气虚血涩,不能运行于经络,且挟痰涎凝滞,故手足麻木不随焉。参、术补脾益气,芩、夏渗湿化痰,会皮、炙草缓中理气,木香当归调气和营,川芎钩藤舒筋活血,竹沥、姜汁豁痰通经。洵为虚风挟痰,手足指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八

猜你喜欢

  • 加减活命饮

    药方名称加减活命饮处方西当归1钱5分,炒白芍1钱5分,续断1钱5分,云苓2钱,元参1钱,金银花1钱5分,蒲公英3分,香附1钱,甲珠1片,皂刺7分,信前胡1钱,生甘草7分。功能主治半阴半阳毒初起。摘录《

  • 枳壳羌活丸

    药方名称枳壳羌活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60克羌活(去芦头)牡荆实人参各45克防风(去叉)芍药 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60克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甘草(生用)各30克牡丹皮75克 芎藭90克制法

  • 泻导汤

    药方名称泻导汤处方石膏3克茯苓6克滑石6克泽泻4.5克甘草1.5克黄柏贝母各3克功能主治治口生疳疮。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 麻黄赤芍汤

    药方名称麻黄赤芍汤别名灵仙除痛饮(《古今医鉴》卷十)。处方麻黄赤芍各3克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苍术威灵仙片芩枳实桔梗葛根川芎各1.5克甘草归尾升麻各0.9克功能主治治温热流注,肢节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九转黄精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九转黄精丹药方名称九转黄精丹处方当归黄精各10千克制法用黄酒1万克浸透蒸黑为度,共为细粉,炼蜜为小丸。功能主治补血益气。治身体衰弱,面黄肌瘦,饮食减少。用法用量每服9

  • 芩连栀子饮

    药方名称芩连栀子饮处方黄芩、黄连、栀子、桔梗、甘草、生地、柴胡、川芎、赤芍、升麻。功能主治痘疮收靥之后痢作,大热不止,鼻中血出不止。用法用量水煎,茅根汁1钟,入内同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 北梗散

    药方名称北梗散处方北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热毒与血相击,而风乘之,而致赤游肿者。用法用量每用1钱,加生姜2片,井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 六圣丸

    药方名称六圣丸处方莪术(炮,锉)5钱,净黄连5钱,陈皮(去白)5钱,白姜(炮)5钱,南木香2钱半。制法上除南木香不见火,余4味锉焙,同木香为末。功能主治和胃,主气厚肠,消疮快膈。主小儿诸积。用法用量每

  • 糖饯加味红枣

    药方名称糖饯加味红枣处方干红枣 红砂糖各50克 花生米100克制法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与泡发的红枣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米皮,加入红砂糖,待糖溶化后,收

  • 板蓝根银花糖浆

    药方名称板蓝根银花糖浆处方板蓝根100克 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用法用量每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