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七气汤

加味七气汤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加味七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七气汤

处方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苍术枳壳陈皮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气郁,胃口结聚痰涎,呕吐,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山栀、沉香

摘录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加味七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七气汤

处方蓬术1钱半,青皮1钱半,香附(俱米醋炒)1钱半,延胡索1钱,姜黄1钱,草豆蔻仁8分,三棱(炮)7分,桂心5分,益智仁7分,陈皮8分,藿香7分,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七情郁结心腹痛,或因气而攻痛。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前服。

死血胃脘痛加桃仁红花各1钱。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

《济生》卷二:加味七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七气汤

处方半夏(汤泡7次)3两,桂心(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去皮)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乳香3钱。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时发时止,发则欲死;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观聚方要补》引作“加味四七汤”。

妇人血痛,加当归

摘录《济生》卷二

猜你喜欢

  • 苍曲樗皮丸

    药方名称苍曲樗皮丸处方椿根皮2两,芍药1两半,苍术1两,神曲(炒)1两,麦皮曲(炒)1两,黄柏(炒)1两,滑石半两,枳壳半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带下。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

  • 榆砂汤

    药方名称榆砂汤处方地榆12克砂仁7枚 生甘草4.5克 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健脾和中。治结阴便血不止,渐而极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蟾麝散

    药方名称蟾麝散处方胆矾2钱,蟾酥1字,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用蒸饼心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疳疮漏。用法用量纴在疮内。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防风天麻丸

    药方名称防风天麻丸处方防风1两(去芦),天麻1两,升麻1两,白附子1两(炮),定风草1两,细辛1两(去苗),川芎1两,人参1两(去芦),丹参1两(去芦),苦参1两(去芦),玄参1两(去芦),紫参1两(

  • 龟鹿二仙胶

    《医便》卷一:龟鹿二仙胶药方名称龟鹿二仙胶别名龟鹿二仙膏,(《摄生秘剖》卷四),二仙胶(《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处方鹿角(用新鲜麋鹿杀取角,解的不用,马鹿角不用,去角脑梢骨6.6厘米,绝断劈开,净用)

  • 肚痛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肚痛丸药方名称肚痛丸处方橘皮3两,草蔻2两,公丁香1两5钱,白豆蔻2两,广木香1两5钱,石菖蒲3两,良姜3两,胡椒2两,肉桂2两,藿香4两,枳壳3两,厚朴2两,白芍3

  • 成膏

    药方名称成膏处方清麻油13两(莱油亦得),黄丹7两。制法铁铛文火煎,粗湿柳枇篦搅不停,至黑色,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搅不停,烟断绝尽,看渐稠膏即成。功能主治齿疮,痔疮。用法用量齿疮外贴,痔疮内服。摘录《

  • 茯苓煮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茯苓煮散药方名称茯苓煮散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柴胡(去苗)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去核,炮)1两,桔梗(炒)1两,人参1两,甘草(炙)半两,半夏(汤洗去滑

  • 八仙早朝糕

    药方名称八仙早朝糕处方白术(炒)4两,白茯苓(去皮)2两,陈皮(去白)2两,山药(姜汁炒)4两,莲肉(去皮心)4两,薏苡仁(炒)4两,芡实(去壳,净)4两,人参(去芦)2两,桔梗(炒干)1两。制法上为

  • 葛根芩连片

    药方名称葛根芩连片处方葛根1000g黄芩375g黄连375g 炙甘草250g性状为暗黄色的片;气微,味苦。炮制上四味,取葛根225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葛根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