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通圣散

加减通圣散

医学正传》卷六:加减通圣散

药方名称加减通圣散

处方防风15克(去芦)连翘9克(去蒂)川芎15克白芍药6克当归9克(酒浸洗)薄荷6克荆芥穗15克麻黄9克(去根、节,汤泡)栀子9克(去壳)桔梗枳壳(去瓤,面炒)石膏各15克甘草滑石黄芩各9克(去朽)柴胡15克黄连15克黄柏9克 生地黄10.5克(酒制)羌活15克 熟地黄10.5克(酒制)锦纹大黄18克芒消30克皂角刺30克(独生者,去尖)

制法上细切,分八服。

功能主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6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服,日进二服。五六日后,又进二月艮。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准绳·疡科》卷二:加减通圣散

药方名称加减通圣散

处方防风荆芥连翘赤芍药、当归川芎桔梗黄芩栀子甘草、青木香玄参牛蒡子、大黄芒消紫金皮、鸡屎子、诈死子、谷藤根、芙蓉根、嫩桕根、青王义。

功能主治疔疮、瘴气、紫游风等。

用法用量薄荷、生地黄,水煎服。

摘录《准绳·疡科》卷二

医学入门》卷八:加减通圣散

药方名称加减通圣散

处方防风8分,白鲜皮8分,赤芍8分,连翘8分,黄芩8分,牛蒡子1钱,金银花3分,山栀5分,归尾5分,荆芥4分,槐花4分,僵蚕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杨梅

用法用量本方原书用半斤,再加苦参半斤,改为丸剂,名“加减通圣丸”。

如初起便秘,加酒大黄1钱半;便难,加皂子3分;胃弱食少,加白术1钱、陈皮半夏各5分;头上多,加川芎8分,薄荷1分;下部多,加牛膝黄柏各4分、遍身多,加木通桔梗地骨皮各6分;心火加黄连,肾火加玄参各4分;气虚加参、耆,血虚加熟地各6分;久虚便利,加硬饭5钱。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猜你喜欢

  • 参耆四圣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参耆四圣散药方名称参耆四圣散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紫草茸8钱,茯苓8钱,芍药8钱,当归7分,木通6分,防风5分,甘草5分,川芎5分,粳米1撮。功能主治痘。胃虚少食,发热

  • 大道固肠丸

    药方名称大道固肠丸处方阳起石(烧1日)1两,硫黄(水飞)1两,赤石脂(烧通红)1两,白矾(枯过)1两,肉豆蔻(醋面裹,烧熟为度)1两,白龙骨2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木香半

  • 甘桔升麻汤

    药方名称甘桔升麻汤处方甘草5分,桔梗1钱,升麻7分,杏仁2钱5分,当归2钱5分,玄明粉3钱。功能主治疹后脱肛,由大肠积热,下攻脱肛,肿硬疼痛,或时下血,或粪细小,唇赤齿燥,其腹坚实,其脉洪数有力者。摘

  • 地龙粪散

    《圣惠》卷九十三:地龙粪散药方名称地龙粪散处方地龙粪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龙骨1两,乌梅肉半两(微炒),蜗牛壳1两(微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痢渴,烦热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

  • 加味守效丸

    《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守效丸药方名称加味守效丸处方南星2两,山楂肉(酒炒)2两,苍术(炒)2两,白芷1两,半夏(姜制)1两,橘核仁1两,神曲(炒)1两,海藻5钱,昆布5钱,吴茱萸1两,青皮(醋炒)1两

  • 绛矾丸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绛矾丸药方名称绛矾丸处方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 真川朴24克 广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制法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功能主治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

  • 家秘温肺汤

    药方名称家秘温肺汤处方款冬花生姜陈皮百部苏子桔梗功能主治温肺散寒,止咳定喘。治肺有寒邪,肺气壅塞,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不能睡卧,寸脉沉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

  • 豨莶丸

    《中国药典》:豨莶丸药方名称豨莶丸来源为豨莶草制成的蜜丸。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微苦。炮制取豨莶草1000g,切碎,取出粗茎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

  • 翻气丸

    药方名称翻气丸处方雄黄白矾枯矾大黄黄土面粉各9克制法共为细末,用花椒15克煎水,加生脂油9克,合丸如弹子大,晒干。功能主治主妇人阴内生疮作痒,身发寒热,头目眩晕,四肢无力,心慌心跳,久则目盲致死。用法

  • 加减固本丸

    《医学入门》卷七:加减固本丸药方名称加减固本丸处方丹参天门冬熟地人参远志朱砂石菖蒲各15克麦门冬白茯苓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神益志。治中风后健忘。用法用量每服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