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神效活络丹

加减神效活络丹

《慈椿光绪医方选议》:加减神效活络丹

药方名称加减神效活络丹

处方胆星6克防风4.5克前胡4.5克羌活4.5克川芎4.5克全蝎4.5克橘红6克苍术4.5克(炒)川郁金4.5克 白附子4.5克当归4.5克乌药4.5克香附4.5克茯神6克石菖蒲4.5克麻黄6克牛黄2.4克 川附子2.4克 钩蘑9克 苏合油3毫升天麻3克麝香1.2克冰片1.2克白芷4.5克僵蚕9克 生地9克 杭芍9克(炒)羚羊角6克

制法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化痰熄风,舒筋活络。治口眼抽动,筋惕肉瞤者。

摘录《慈椿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减神效活络丹

药方名称加减神效活络丹

处方胆星2钱,防风1钱5分,前胡1钱5分,羌活1钱5分,川芎1钱5分,全蝎1钱5分,橘红2钱,苍术1钱5分(炒),川郁金1钱5分,白附子1钱5分,当归1钱5分,乌药1钱5分,香附1钱5分(炙),茯神2钱,石菖蒲1钱5分,麻黄2钱,牛黄8分,川附子8分,钩藤3钱,苏合油1钱,天麻1钱,麝香4分,冰片4分,白芷1钱5分,僵蚕3钱(炒),生地3钱,杭芍3钱(炒),羚羊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面风,口眼抽动,筋(??)搪瓷肉瞤。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固根汤

    药方名称固根汤处方葳蕤1两,当归5钱,白芍5钱,熟地1两,麦冬5钱,甘菊3钱,菖蒲3分,柴胡5分。功能主治少年时丧元阳,又加时眼,不守色戒,伤损大眦,眦孔不闭,风寒透入其孔,内气即虚,外邪难杜,以致目

  • 比金散

    《洪氏集验方》卷三:比金散药方名称比金散别名立效散处方猬皮1个,皂角刺2两(月盍),(月盍)藤子1个(去瓤,锉碎,别研为末),猪牙皂角1两,白矾半两。制法除(月盍)藤子外,上4味入瓷瓶内,盐泥封固,候

  • 开结汤

    药方名称开结汤处方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养血舒肝。主血虚肝郁。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辨证

  • 百日还丹

    药方名称百日还丹处方佛茄子、樟柳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枸杞汁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0丸,新水送下。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 豆叶饮

    药方名称豆叶饮处方大豆叶1把。功能主治血淋。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2升,顿服之。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五

  • 三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棱散药方名称三棱散处方蓬莪术(煨)、益智仁、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二两;白茯苓(焙)四两,甘草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

  • 干蓝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干蓝汤药方名称干蓝汤处方干蓝叶1两,升麻1两,芍药1两,栀子仁4枚。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百晬内下痢如鱼脑,赤白杂痢,腹痛多啼。用法用量百晬至二百日儿,每服1钱匕,以水半盏,

  • 滑石粉

    药方名称滑石粉处方滑石(研)1两,绿豆粉(研)1两,枣叶(干者为末)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夏月痱盛。用法用量遍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槐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豆散药方名称槐豆散处方槐豆(炒)2两,皂荚子仁3分(炒),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桑耳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风、五痔,下鲜血,多秘结疼痛,成气痔者。用法

  • 济阴返魂丹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产宝》:济阴返魂丹药方名称济阴返魂丹别名返魂丹、秘方益母丸、益母丸、济阴丹、益母草丸处方野天麻(即茺蔚子也。花正开时,连根收采,阴干,用叶及花子,忌铁器)。制法以石器研为细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