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大建中汤

加减大建中汤

普济方》卷三二三:加减大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

处方芍药60克当归川芎黄耆桂各30克甘草(炙)白术各22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至1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三

《施圆端效方》引《局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加减大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

处方黄耆4钱,芍药4钱,人参2钱,当归(切,焙)2钱,甘草(炙)2钱,桂6钱,半夏(洗7次)半两,熟附子1钱(老衰久冷,加至2钱半)。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血。主内虚极冷,手足厥逆,小腹挛痛,不堪劳苦,食减喘乏,梦寐精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2钱3字,大枣半枚,慢火同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每日2-3次。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局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三)

猜你喜欢

  • 大黄泻肝散

    药方名称大黄泻肝散处方郁李仁2钱半,荆芥2钱半,甘草5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乌风内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 利膈汤

    《普济本事方》卷四:利膈汤药方名称利膈汤处方鸡苏叶荆芥穗桔梗(炒)防风(去钗股)牛蒡子(隔纸炒)甘草(炙)各30克人参(去芦)15克制法上药研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

  • 黑金散

    《博济》卷三:黑金散药方名称黑金散处方麻(米凡)2斤(细杵,不用罗),地黄3斤(拣择匀停好者,然后晒干),皂角6挺(不蛀、肥好者,每挺截作3段),青盐3两(杵碎,不用罗),东引桃枝15截(如大指大长1

  • 柏皮膏

    《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柏皮膏药方名称柏皮膏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功能主治

  • 除瘟化痰汤

    药方名称除瘟化痰汤处方粉葛根2钱,金银花2钱,枇杷叶1钱5分(去毛,蜜炙),竹叶1钱,大生地2钱(当用鲜者),冬桑叶2钱,小木通8分,川贝母2钱,生甘草8分,薄荷5分。功能主治除瘟化痰。主白喉。摘录《

  • 龙黄散

    药方名称龙黄散处方枯矾龙骨(煅)黄丹各15克(炒)麝香(研)3克制法上同研细。功能主治治小儿聘耳,汁出不止。用法用量先以绵杖子捻却耳中脓水,再用药少许掺在耳内。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 青蒿煎

    药方名称青蒿煎处方青蒿汁600毫升人参麦门冬(去心)各30克制法上药将后二味为末,用青蒿汁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潮热有时,五心烦热。用法用量食后服20丸。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 紫石黄助阳方

    药方名称紫石黄助阳方处方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主肾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

  • 八厘丸

    药方名称八厘丸处方土鳖虫(头足全,纸包,焙燥)、自然铜(醋煅7次)、血竭、无名异、乳香、没药,归梢3钱,硼砂(甘草汁飞)4钱,巴霜15粒。制法酒糊为丸,每丸湿重1分,干重8厘。功能主治消瘀散毒。主杖伤

  • 凉血润燥饮

    药方名称凉血润燥饮处方生地30g,丹皮9g,紫草15g,茜草12g,黄芩9g,大青叶15g,玄参9g,麦冬6g,石斛9g,花粉9g,蒺藜9g。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滋阴润燥。主毛发红糠疹,头皮、颜面、双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