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大建中汤

加减大建中汤

普济方》卷三二三:加减大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

处方芍药60克当归川芎黄耆桂各30克甘草(炙)白术各22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至1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三

《施圆端效方》引《局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加减大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

处方黄耆4钱,芍药4钱,人参2钱,当归(切,焙)2钱,甘草(炙)2钱,桂6钱,半夏(洗7次)半两,熟附子1钱(老衰久冷,加至2钱半)。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血。主内虚极冷,手足厥逆,小腹挛痛,不堪劳苦,食减喘乏,梦寐精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2钱3字,大枣半枚,慢火同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每日2-3次。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局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三)

猜你喜欢

  • 蟾蜍灰散

    药方名称蟾蜍灰散处方蟾蜍。功能主治狂犬咬人重发者。用法用量烧炙食之,不必令其人知,初得啮便为之,则后不发。摘录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六

  • 补肺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补肺丸药方名称补肺丸处方钟乳粉半两,人参半两,白石英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3钱,细辛(去苗叶)2钱。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虚喘

  • 解围煎

    药方名称解围煎处方桂枝(中),薄荷(中),橘皮(中),芍药(大),罂粟壳(大),小茴香小。功能主治腹痛或眼目疼痛及浮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九味二陈汤

    药方名称九味二陈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1钱,茯苓8分,炙甘草5分,陈皮1钱,青皮1钱,川芎7分,神曲6分,半夏8分。功能主治中气亏败,运动失常,郁成痰饮,杂血而出。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不居集》上集

  • 九气饮

    药方名称九气饮处方熟地、干姜、附子、肉蔻、吴萸、补骨脂、荜茇、五味、炙草。功能主治寒在脾肾,冷泻冷痢,脉迟而细小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 大效五丁饮子

    药方名称大效五丁饮子处方白豆蔻5个(每个分作5块),生姜(切如皂子大)25块,京枣5个(每个分5块),半夏25个,甘草5寸(每寸分作5块)。功能主治疟发作重者。用法用量上于未发前1日至晚作1剂,水2碗

  • 肺痈神汤

    药方名称肺痈神汤别名葶苈薏苡泻肺汤、肺痈饮、肺痈汤处方桔梗2钱,金银花1钱,薏苡仁5钱,甘草节1钱2分,黄耆1钱(炒),贝母1钱6分,陈皮1钱2分,白及1钱,甜葶苈8分(微炒)。功能主治肺痈。劳伤气血

  • 葱尖簿荷汤

    药方名称葱尖簿荷汤处方葱尖7茎,薄荷5分,菊花5分。功能主治目伤风赤肿。用法用量煎薄荷、菊花熟,泡葱碗内,乘热熏目,须用中幅罨其前,使药气萃于目,少顷,目间有汗,乃徐徐饮之。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 追气丸

    药方名称追气丸处方芸薹子(微炒)桂心各30克 良姜15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小腹刺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5丸,不拘时淡醋汤送下。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二引《灵苑方》

  • 二宜丸

    《朱氏集验方》卷六引《梁氏总要方》:二宜丸药方名称二宜丸处方五苓散、理中丸。功能主治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或以五苓散下理中丸亦好。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引《梁氏总要方》《医学入门》卷七:二宜丸药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