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神丸

六神丸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木香(湿纸裹煨)黄连(去须)神曲(炒)川楝子芜荑麦蘖(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豮猪胆蒸热为丸,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疳。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不饥不饱时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雷允上诵芬堂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珍珠粉 犀牛黄麝香各4.5克雄黄蟾酥冰片各3克

制法各研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每日二至三次。亦可外用。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雷允上诵芬堂方》

《活人方》卷四: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白术8两,肉果(面煨)2两,五味子(焙干)1两,粟壳(醋炒)2两,补骨脂(盐炒)4两,肉桂1两,吴茱萸(滚水泡浸,晒干,醋炒)1两。

制法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久服能使脾土健运,肾气固摄,阳升阴降,水道分利。主五泄,昼夜无度,滑泄不禁,精力虚惫,形神枯萎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空心姜汤送下。

摘录《活人方》卷四

《喉科心法》卷下引雷允上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关西黄1钱5分,上辰砂1钱5分(须镜面劈砂),杜蟾酥1分5厘(烧酒化),粗珍珠1分5厘,当门子1分5厘,百草霜5分。

制法上为细末,米浆为丸,如芥菜子大,以百草霜为衣,瓷瓶收贮,勿使泄气。

功能主治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小儿痰急惊风,肺风痰喘,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每服5丸、7丸、10丸不等、视病势轻重服之;茶汤不能进者,每用10丸,以开水化开,徐徐咽下。重者再进1服。

摘录《喉科心法》卷下引雷允上方

《药奁启秘》: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犀黄钱半,濂珠钱半,麝香钱半,杜蟾酥钱半(酒化)。

制法上为末,米浆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痰毒。

用法用量每服5分。

摘录《药奁启秘》

《青囊秘传》: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乳香1钱,没药1钱,熊胆1钱,鲤鱼胆3个,硇砂1钱,狗宝1钱,元寸5分,白丁香49粒,蜈蚣3钱,黄占3钱,头胎男乳1合,腰黄1钱,扫盆1钱,真西黄1钱,白粉霜3钱,杜酥2钱,乌金石1钱。

制法上药各取净末,以鲤鱼胆、黄占溶化为丸。

功能主治时邪温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小儿急慢惊风,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开水化下。重者再进1服。

摘录《青囊秘传》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芦荟3钱,大槟榔半两,血竭(别研)半两,使君子(另捣极细)半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烧熟,去面不用),京三棱1两。

制法上除京三棱外,为细末,用乌鸡1个,去肚肠净,将京三棱装在肚内,缝合煮熟为度。不用鸡肉,只用京三棱切作片子,晒干,同前药一处为细末,枣肉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患脾癖,面黄肌瘦,肚大腹胀;或有瘦虫,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汤送下,1日2次;或熬皂角子汤送下亦可。

注意忌一切肉、硬冷等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

《古今名方》引雷允上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珍珠粉4.5g,犀牛黄4.5g,麝香4.5g,雄黄3g,蟾酥3g,冰片3g。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小儿高热抽搐。现亦试用于喉癌。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1日2-3次。亦可外用。

注意孕妇慎用。

临床应用1.龋齿疼痛:取六神丸5粒,包于少许脱脂棉中(棉愈少疗效愈好),填塞龋洞之中,多于1-2分钟止痛。对牙颈龋和磨牙的颊面龋等不能填塞者,可用六神丸一瓶,碾碎成粉,溶于1ml冷开水中,等药粉完全溶解后,取脱脂棉少许,蘸药液使达饱和,然后外贴患处。治疗120余例,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

2.缠腰火丹:张某,女,80岁。左臀部疱疹糜烂连片,两腿自踝至膝水肿,按之没指,形体瘦削,语声低微,翻身不得,阵阵剧痛,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象沉细无力。素有痰喘宿疾,心力衰弱,高年正虚,治节无权。拟六神丸于少进饮食后每服5丸,一日三次,如能受药则渐加至10丸。另将六神丸以适量开水融化后涂抹患处。服药当夜疼痛减轻,三日后疮面渐渐收水。内外共用6支(每支30粒)后,疱疹收没愈合。

摘录《古今名方》引雷允上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别名菖蒲丸

处方石菖蒲(洗,锉,焙)、地骨皮(洗,焙)、远志(去心)、牛膝(去苗,酒浸,焙)、生干地黄菟丝子(酒浸7日,炒,别捣,罗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6味,除菟丝子外,为末,再与菟丝子一处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补诸虚,大益气血。主男子、妇人虚惫,健忘,精神恍惚,四肢不能动。

用法用量菖蒲丸(《普济方》卷二二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局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木香(湿纸裹煨)、黄连(去须)、神曲(炒)、川楝子肉、芜荑、麦蘖(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獖猪胆蒸熟为丸,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疳。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量儿大小加减,不饥不饱时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局方》

《扶寿精方》: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破故纸(炒)4两,肉豆蔻(生用)2两,神曲5钱,麦芽5钱,小茴香(俱炒)5钱,广木香(不见火)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肾虚,不时作泻。

用法用量生姜2两切片,煮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盐汤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鲮鲤甲(烧灰)、皂荚刺(烧灰)、猬皮(烧灰)、雄黄(研)、硫黄(研)、鹤虱(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药在一处研匀,用麝香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瘘,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煎饧酒或汤送下。加至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庄氏家传》: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丁香1两,肉豆蔻(面煨)1两,南木香1两,芦荟半两,使君子半两,诃子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疳瘦;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庄氏家传》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当归(洗,焙)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水蛭(灰炒黑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没药(别研)1两,草乌头2枚(炮,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打扑闪肭,坠车落马,伤折筋骨,瘀血不出,腹胀气满,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盐汤任下。加至50丸,如伤折筋骨,酒熬膏子,调此药摊故帛上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妇人良方》卷八: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神曲(别为末,留作糊)、麦芽茯苓枳壳木香(煨,白痢倍之)、黄连(赤痢倍之)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神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久而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送下。

各家论述此方有黄连可以解暑毒,清脏腑、厚肠胃;有木香能温脾胃、逐邪气、止下痢;有枳壳能宽肠胃;有茯苓能利水道;有神曲麦芽可以消滞。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中药成方配本》: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西牛黄1钱5分,珠粉1钱5分,麝香1钱5分,蟾酥2钱,飞腰黄2钱,飞朱砂1钱5分。

制法各取净末,用高粱酒1两化蟾酥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3分为衣,每100丸约干重1分。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主咽喉肿痛,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食后开水吞服,1日2次。小儿酌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普济方》卷三九七: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黄连2两,木香1两,麦芽(炒)1两,枳实(麸炒)1两,赤茯苓1两,麝香白矾巴豆附子珍珠雄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上制合,取桑条如箭干长3寸,以绵缠头2寸,唾濡绵,沾取药,着绵上,纳谷道中,半日复易之,1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六神丸

药方名称六神丸

处方鹤虱1两,金星石(煅,酒淬3遍)1两,芫青50个(去翅足,生用),皂荚仁100个,磁石(煅,醋淬10遍)2两,铅丹(研)2两。

制法上为末,都用荷叶4-5重裹,于饭甑上蒸一饙久,取出研匀。别取白矾1分,泡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痔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酒送下,临卧时连3服;未效,再1-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猜你喜欢

  • 加味八味汤

    药方名称加味八味汤处方熟地3钱,山药3钱(炒),山萸肉1钱半,丹皮1钱,云苓2钱,泽泻1钱,巴戟3钱(去心,盐水炒),菟丝子1钱半,远志1钱半(去心,盐水炒),韭子1钱(炒),茵陈5分,附子5分,上元

  • 鳗鲡鱼煎

    药方名称鳗鲡鱼煎别名鳗鲡鱼散处方鳗鲡鱼(寸切,洗净)3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柴胡(去苗)3分,芎?1两,知母(切,焙)1两,贝母(去心)1两,当归(切,焙)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荆芥

  • 黄雌鸡饭

    药方名称黄雌鸡饭处方黄雌鸡1只(去毛及肠肚),生百合(净洗择)1颗,白粳米饭1盏。功能主治补益。主女子产后虚羸。用法用量上3味,将粳米饭、百合入死鸡腹内,以线缝定,用五味汁煮鸡令熟,开肚,取回百合、粳

  • 截泻丸

    药方名称截泻丸处方黄丹(飞过) 枯矾 黄蜡各30克 炒石榴皮24克制法将黄蜡熔化,再将黄丹、枯矾、石榴皮研细末投入,乘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久泻。用法用量每服5丸,赤痢空腹茶清送下,白痢空腹姜汤

  • 溃坚汤

    《万病回春》卷三:溃坚汤药方名称溃坚汤处方当归白术(去芦)半夏(姜汁炒)陈皮枳实(麸炒)山楂肉香附厚朴(姜汁炒)砂仁木香各等分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症瘕积聚,痃癖血块。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磨木

  • 狗脊汤

    药方名称狗脊汤处方金毛狗脊1钱,黄连1钱,五倍子1钱,水杨根1钱,枯白矾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妇儿胞下后,膀胱脱出,名曰茄病,或由临盆用力太过,或由气血两虚,其色紫者可治,白者难治。用法用量本方

  • 扁柏丸

    药方名称扁柏丸处方生侧柏叶1斤(用白矾4两,入铜锅内,水5-6碗,煎干为度,晒干,炒焦枯),青州柿饼10个(烧灰),旧陈棕(烧存性)2两,血余炭1两,槐花4两(炒焦)。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痔

  • 二母二冬汤

    药方名称二母二冬汤别名二冬二母汤处方知母、贝母、麦门冬、天门冬。功能主治清养肺胃,润燥化痰。主内伤噎膈,燥热咳喘,甚则烦满身肿,脉濡涩。用法用量方中天门冬清心润肺以益肾水;麦冬润肺清心以生津液;川贝母

  • 半夏煮散

    药方名称半夏煮散别名半夏汤处方半夏16分(汤洗10度),木通16分,前胡6分(去头),旋覆花5分(去萼称),陈皮6分(浸,去白),槟榔6分(生杵,煎汤药成膏后斟酌入),官桂5分(去粗皮),枳壳5分(麸

  •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