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白散

八白散

卫生宝鉴》卷二十:八白散

药方名称八白散

处方丁香3两,白及3两,白僵蚕3两,白牵牛3两,杜蒺藜3两,新升麻(肉白者佳)3两,三赖子2两,白蔹2两,白芷2两,白附子半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劳汗当风,郁乃痤。

用法用量至夜津调涂面,明旦以莹肌如玉散洗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八白散

药方名称八白散

别名八白饮

处方沉香藿香人参草果干姜(炮)、半夏曲、白芍槟榔白豆蔻仁、白茯苓白术扁豆(炒)、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弱,膈有风痰,水谷入口悉皆呕哕;体羸气乏,饮食不下,霍乱吐利,心胸膨满,中脘不和,神情恍惚;泻后复吐,或吐后复泻。

用法用量八白饮(《普济方》卷三九五)。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涤秽消痧汤

    药方名称涤秽消痧汤处方瓜蒌1钱,牛蒡子1钱,僵蚕1钱,薄荷5分,泽泻5分,陈皮、银花。功能主治触冒秽浊不正之气,发痧,胸膈痞满,痰滞气逆等症。用法用量方中陈皮、银花用量原缺。摘录《急救痧症全集》卷下

  • 乌犀角丸

    药方名称乌犀角丸处方乌犀角屑15克羚羊角屑15克天麻22克防风15克(去芦头)人参7.5克(去芦、头)细辛15克蔓荆子15克肉桂15克(去皱皮)白芷7.5克酸枣仁15克(微炒)独活15克干姜15克(炮

  • 止逆丸

    药方名称止逆丸别名止呕丸(《普济丸》卷一六四)。处方沉香丁香水香 吴莱萸(洗,焙干)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各15克水银硫黄各30克(二味研令砂子星尽为度)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汁调糊和丸,如绿豆大

  • 解毒清肠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肠汤处方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主湿

  • 二物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二物散药方名称二物散处方白僵蚕、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临卧掺口内。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外台》卷十引《范汪方》:二物散药方名称二物散处方麻黄1斤(去节

  • 拔毒九珠丹

    药方名称拔毒九珠丹处方川贝母4钱,冰片1钱,穿山甲7钱(炙),寸香1钱,全蝎7个(炙),丁香1钱,蜈蚣7条(炙),辰砂1钱,腰黄3钱(水飞)。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拔毒去腐。主痈疽末成或已成。用法用量

  • 葫芦散

    《绛囊撮要》: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散处方切颈葫芦(连子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腹胀,黄肿。用法用量每服1个,食前温酒送下,或白汤下。10余日见效。摘录《绛囊撮要》《鸡峰》卷十九: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

  • 来苏丹

    《本事》卷九:来苏丹药方名称来苏丹处方雄黄、雌黄、砒霜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入瓷罐内盛,勿令满,上以新瓷盏盖头,赤石脂水调泥合缝,候透干,以炭火簇罐子,盏内盛清水半盏,水耗再添水,自早至晚后住火,经宿

  • 海螵蛸和仙鹤草

    药方名称海螵蛸和仙鹤草处方海螵蛸、仙鹤草各10克。功能主治据报道,本方对止肺结核咯血有良效。用法用量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摘录《单验方》

  • 苍连汤

    《万病回春》卷三:苍连汤药方名称苍连汤处方苍术(米泔制)黄连(姜汁炒)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克吴茱萸(炒)砂仁各1.5克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清胃和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