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还睛散

八味还睛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八味还睛散

药方名称八味还睛散

处方蒺藜(炒、去尖)防风粉草(炙)木贼山栀(炒、去壳)各15克 草决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蝉蜕0.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肝肺风热所致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绕瞳人;涩翳,微如赤色,或聚或开,两旁微光,瞳人上如凝脂色,时复涩痛,而无泪出;散翳,形如鳞点,或睑下起粟子而烂,日夜痛楚,瞳人最疼,常下热泪。

用法用量麦门冬去心煎汤,食后调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五

《得效》卷十六:八味还睛散

药方名称八味还睛散

别名还睛散

处方蒺藜(炒,去尖)半两,防风半两,粉草(炙)半两,木贼半两,山栀(炒,去壳)半两,草决明1两(炒),青葙子1分(微炒),蝉退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停留,肝肺相传,致患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绕瞳仁;涩翳,微如赤色,或聚或开,两旁微光,瞳仁上如凝脂色,时复涩痛,而无泪出;散翳:形如鳞点,或睑下起粟子而烂,日夜痛楚,瞳仁最痛,常下热泪。肝肺一切风热翳膜,及肾风热,或睛忽痛如针刺,或小儿疳眼,初起涩痛,久则生疮、翳肿,泪出难开,一切肝风及泻痢后虚热上行,不可点者。

用法用量还睛散(《医学入门》卷八)。

摘录《得效》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加味四生饮

    药方名称加味四生饮处方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功能主治吐血属火者。用法用量加降香、童便煎服。元气虚弱,即将童便浸前药,水为丸,独参汤送下。摘录《医碥》卷一

  • 建脾人参丸

    药方名称建脾人参丸处方钟乳粉2两,人参3分,石斛3分,大麦糵半两,干生姜半两,陈橘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久虚,饮食全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鸡

  • 龙砂汤

    药方名称龙砂汤处方缩砂仁2两1分,甘草1两半,盐1两半。制法上将甘草同盐炒,候甘草黄熟取出,泻在缩砂上,即以盏碗盖之,候冷,同为细末。功能主治和气。主用法用量汤点2钱。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 五倍子汤

    药方名称五倍子汤处方五倍子朴消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克功能主治治痔疮脱肛等。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陷胸汤

    药方名称陷胸汤处方大黄栝楼实黄连各6克甘遂3克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火水饮内结,胸腹胀痛,食饮不消,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

  • 磁石汤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磁石汤药方名称磁石汤处方磁石5两(碎,绵裹),茯苓3两,大青3两,人参3两,白术3两,菖蒲3两,芍药3两,竹叶(切)1升,赤石脂2两(绵裹)。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心劳热。心主

  • 金莲种子仙方

    药方名称金莲种子仙方别名金莲种子仙丹处方熟地黄(酒洗)3两,当归(酒洗)3两,白芍药(酒炒黄)3两,益母草3两,川芎(酒洗)3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3两,蛇床子(酒洗炒)2两,条芩(酒洗)2两,覆盆

  • 护痔药

    药方名称护痔药别名护痔散处方白及、大黄、黄柏、苦参、寒水石、绿豆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枯痔时,护痔外好肉。主痔疮。用法用量护痔散(《洞天奥旨》卷十五)。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净液汤

    药方名称净液汤别名连翘防风汤处方桂技2分,连翘5分,生地黄5分,桔梗5分,升麻5分,甘草5分,当归梢7分,麻黄1钱,草豆蔻仁1钱,羌活1钱,防风1钱,柴胡1钱,苍术1钱,酒黄芩2钱,红花少许。制法上锉

  • 葛术汤

    药方名称葛术汤处方葛根白术桂心各3克 豆豉杏仁甘草各1.5克枳实0.9克功能主治治酒疸,脾经肉疸,癖疸,劳役疸,肾经黑疸。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者,去桂、术,加山栀3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