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人参再造丸

人参再造丸

药方名称人参再造丸

处方蕲蛇(酒炙)120克龟版(炙)30克玄参(去芦)30克麻黄60克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天竺黄30克白芷60克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威灵仙75克 熟地60克羌活30克姜黄60克乌药30克 首乌(炙)60克茯苓60克葛根75克细辛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藿香60克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川芎60克青皮(炒)30克僵蚕(炒)30克白术(炒)30克黄耆6O克天麻60克黄连60克骨碎补30克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防风60克萆薢60克桑寄生75克党参(去芦)30克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松香(炙)15克没药(炙)30克乳香(炙)30克血竭花24克 山羊血S克 母丁香30克甘草60克当归60克

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制法上药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治中风中痰,口眼喎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葱液膏

    药方名称葱液膏别名葱涎膏处方葱汁3分,细辛1分,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制法上捣细辛、附子为末,以葱汁调令稀。功能主治耵聍塞耳聋,强坚挑不可得出者。用法用量葱涎膏(《奇效良方》卷五十八)。摘录方出《

  • 桂心煎

    药方名称桂心煎别名桂心膏处方桂心(末)2两,生姜汁2合,白蜜10两,生地黄汁1升。功能主治虚劳吐血,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桂心膏(《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 蛇黄丸

    药方名称蛇黄丸处方蛇黄3个(火煅,醋淬)郁金50克(一处为末)麝香0.7克制法上为细末,饭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因震骇恐怖,致发惊痫者。用法用量每服1~2丸,煎金银磨刀水化下。摘录《小儿药证直诀

  • 还童汤

    药方名称还童汤处方藿香叶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苁蓉(去皴皮)半两,白附子1分,蝉蜕1分,天南星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1分,莎草根1分,零

  • 天柱丸

    药方名称天柱丸处方蛇含石1块(大者,煅七次,用醋淬七次)川郁金末(少许)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入少许麝香和匀,用米饭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化

  • 大半夏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大半夏汤药方名称大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茯苓,各三钱。功能主治治伤寒膈间有寒痰。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唐·孙思邈《千

  • 蒲黄丸

    药方名称蒲黄丸处方蒲黄90克(微炒)龙骨75克艾叶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治妇人月经过多,漏下不止,久而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米饮或艾汤送下,日服二次

  • 定喘饼子

    《卫生宝鉴》卷十二:定喘饼子药方名称定喘饼子处方芫花(醋浸一宿,炒)桑白皮吴茱萸(炒)陈皮(去白)各30克 寒食面90克马兜铃30克 白牵牛90克(半生半炒,取净末60克)制法上药为末,入牵牛末和匀,

  • 葱青散

    药方名称葱青散别名葱蜜散处方葱青、蜜。制法葱青刮去涎,对停入蜜,调匀。功能主治诸痔。鱼口便毒,不论已成未成。用法用量葱蜜散(《梅氏验方新编》卷七)。临床应用《奇效良方》引唐仲举云:常有一吏人苦痔漏,渠

  • 肥儿膏

    药方名称肥儿膏处方莲肉4两,风栗4两,白茯苓4两,淮山药4两,白术(去芦)4两,麦芽4两,黄精4两,茱萸肉4两,天冬4两,黑枣4两,福橘4两,京柿4两(小儿用各1两)。制法捶烂作饼,蒸熟成膏。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