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香连翘汤

五香连翘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香连翘汤

药方名称五香连翘汤

处方沉香(不见火)、乳香(不见火.研)、甘草(生)、舶上青、木香(不见火),各一分;连翘(去蒂)、射干升麻桑寄生(无.以升麻代之)、独活(今铺家所卖者.只是宿前胡.或是土当归.不堪用.只用羌活.甚妙)、木通(去节),各三分;丁香(不见火)半两,大黄(蒸)三两,麝香(真者.别研)一钱半。

来源出《三因方》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一切恶核,瘰疠痈疽,恶肿等病。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盏,煮取一盏以上,去渣,取八分清汁,空心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五香连翘汤

药方名称五香连翘汤

处方木香沉香各90克丁香15克连翘射干升麻黄耆(生)木通桑寄生(最能疗此疾,如无真者,只倍用升麻代之)独活各22克

制法上药共研粗末。

功能主治治背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银器煎药尤佳。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卫生宝鉴》卷十三:五香连翘汤

药方名称五香连翘汤

处方沉香乳香甘草木香各3克连翘射干升麻独活桑寄生木通各9克丁香15克大黄30克麝香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瘰疬,痈疽,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猜你喜欢

  • 理中定风汤

    药方名称理中定风汤处方大熟地5钱,全当归2钱,山萸肉1钱,枸杞子2钱,炒白术3钱,炮姜炭1钱,潞党参2钱,炙甘草1钱,熟枣仁2钱(炒,研),上肉桂1钱,破故纸2钱,炙绵耆2钱。功能主治助气补血,却病回

  • 回阳酒

    药方名称回阳酒别名回阳汤处方鹿茸(酥炙,焙),大附子(面包煨,去脐皮)、嫩黄耆、当归(酒洗)。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痘疮。用法用量回阳汤(《寿世保元》卷八)。兼有痰嗽,加牛胆南星。摘录《回春》卷七

  • 定神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定神丸药方名称定神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1分,远志(去心)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人参1两1分,柏子仁(炒)1两1分,龙骨1两半,牡蛎(煅)2两,枣(去皮核,取肉,焙

  • 涤秽免痘汤

    《古今医鉴》卷十四:涤秽免痘汤药方名称涤秽免痘汤处方丝瓜小小蔓藤丝(5-6月间取)。功能主治去胎毒,预防痘症。主用法用量阴干,约2两半重,收起,至正月初1日子时,父母只令一人知,将前丝瓜藤煎汤,待温,

  • 劳嗽丹

    药方名称劳嗽丹处方四物汤加竹沥、姜汁。功能主治劳嗽。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生血清热方

    药方名称生血清热方处方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黄牡丹皮桃仁(去皮、尖)红花木香玄胡索香附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养血清热,化瘀调经。治血虚有热,兼夹瘀滞,经水过期而来,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

  • 鹿角胶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鹿角胶散药方名称鹿角胶散处方鹿角胶60克(捣碎,炒令黄燥)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90克黄耆45克(锉)当归45克麦门冬75克(去心,焙)石斛30克(去根

  • 白痧散

    药方名称白痧散处方生半夏4两,川贝母2两,月石2两,麝香4钱6分,梅冰片4钱2分,西牛黄2钱,杜蟾酥9钱。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玻璃瓶封固。功能主治伤暑受热,霍乱痧胀,绞肠腹痛,胸闷呕吐,头晕鼻塞,

  • 两治汤

    《辨证录》卷九:两治汤药方名称两治汤处方白芍5钱,当归3钱,麦冬5钱,人参1钱,甘草1钱,桔梗2钱,苏叶8分,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益肝肺,补气血,消痰火。主人有终日高谈,连宵聚语,气血内伤,口干舌渴,

  • 九仙王道糕

    药方名称九仙王道糕处方莲肉(去皮心)4两,山药(炒)4两,白茯苓(去皮)4两,薏苡仁4两,大麦芽(炒)2两,白扁豆2两,芡实(去壳)2两,柿霜1两,白糖20两。制法上为细末,入粳米粉5升,蒸糕晒干。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