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益丹

二益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二益丹

药方名称二益丹

处方草果2斤,砂仁2斤,紫蔻1斤,广木香2斤,丁香1斤,母丁香1斤,肉桂3斤,附片2斤,蛇床子2斤,炙草2斤,煅龙骨2斤,炒吴萸2斤,云苓皮2斤,北细辛2斤,花椒2斤,檀香2斤,枯矾2斤,当归6斤,白芷10斤,山奈2斤,海蛸2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调经,止带,暖宫。主经血不调,赤白带下,行经腹痛,心口痛疼。

用法用量每丸1钱2分重。每付10丸,粘金1张,作丸时加酥油少许。每日服2次,每次1丸,早、晚用黄酒送下;开水亦可。

注意忌生冷、油腻等食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古今医鉴》卷十一引毛惟中方:二益丹

药方名称二益丹

处方木香丁香沉香麝香砂仁、肉果、草果吴茱萸、官桂、桂心、肉桂、潮脑、当归、南星、附子、川椒、血竭川乌草乌硫黄甘松、三奈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金箔为衣,如棉花子大。

功能主治暖子宫,种玉。主妇人带下,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1丸,送至阴内;行房后用之种子,1月见效。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引毛惟中方

猜你喜欢

  • 厚朴七枣汤

    药方名称厚朴七枣汤处方厚朴1斤,川乌头半斤,茴香半斤,益智半斤,缩砂半斤,干姜4两,甘草6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内变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胁胀满,脐腹疼痛,腹中虚鸣,呕吐恶心,胸膈

  • 大药紫金丹

    药方名称大药紫金丹处方川乌头(炮,去皮脐)2两,五灵脂2两(别研),乳香(别研)1两半,没药1两半(别研),地龙(去土)1两,木鳖子(去壳)1两,白胶香1两(别研),自然铜(火煅,醋淬7次)半两,天麻

  • 天真丸

    药方名称天真丸处方羊肉3.5千克(精者为妙,先去筋膜,并去脂皮,批开入药末)肉苁蓉300克当归360克(洗净,去芦)湿山药(去皮)300克天门冬(焙软,去心,切)500克制法将前四味药置之羊肉内,裹好

  • 补益养荣汤

    药方名称补益养荣汤处方熟地黄1钱半,当归身1钱2分,白芍药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川芎8分,人参8分,知母8分,黄柏7分,甘草5分,五味子9粒。制法上锉,作一帖。功能主治虚劳气血俱损,及

  • 补胆丸

    药方名称补胆丸处方防风1两半,细辛1两半,远志1两,黄芩1两,人参1两,茯苓1两,桔梗1两,芍药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蟹睛疼痛,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摘录《眼

  • 羚羊黑膏汤

    药方名称羚羊黑膏汤处方羚羊角、豆豉、鲜地、桑叶、白蒺黎、牛蒡子、桔梗、前胡、杏仁、土贝母、人中黄。功能主治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用法用量是方减去前、桔、杏、豉、人中黄,加滁菊、霍

  • 双和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双和汤药方名称双和汤处方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蓍(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炮制为细

  • 温胃饮

    药方名称温胃饮处方人参3~6克(或用至30克)白术(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陈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当归3~6克(滑泄者勿用)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治脾胃虚寒,

  • 麻仁煎

    药方名称麻仁煎处方麻仁4升。功能主治癫风。用法用量以水6升,煎7合,空心服。3剂效。各家论述麻仁,润药也。多与之令人通利,故足以泻癫风。然可以济火,可以泽肝,可以润脾,可以濡肾,有攻邪去病之能,无虚中

  • 加味桔梗汤

    药方名称加味桔梗汤处方桔梗(去芦)8分,白及8分,橘红8分,甜葶苈(微炒)8分,甘草节1钱5分,贝母1钱5分,苡仁5钱,金银花5钱。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加荆芥、防风各1钱;溃后,加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