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疸秦王散

九疸秦王散

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录验》:九疸秦王散

药方名称九疸秦王散

别名秦王九疸散(《千金翼方》卷十八)。

处方桅子仁葛根葶苈栝楼秦椒(汗)瓜蒂石钟乳 凝水石牡蛎泽泻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九疸。胃疸,食多喜饮;心疸,烦心,心中热;肾疸,其人唇干;脾疸,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肺疸,饮少小便多;舌疸,渴而数便;肉疸,其人小便白;髓嘱疸道,目眶深,多嗜卧;肝疸,胃热饮多水激肝。

用法用量上十一味,随病所在加15克,捣末下筛。每次3克,日三,稍加至6克,用米饮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录验》

《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九疸秦王散

药方名称九疸秦王散

别名秦王散、九疸秦椒散

处方栀子仁、葛根葶苈子、栝楼、秦椒(汗)、瓜蒂、石钟乳、凝水石、牡蛎泽泻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瘅、心瘅、肾瘅、脾瘅、肺瘅、舌瘅、肉瘅、髓瘅、肝瘅。

用法用量秦王散(原书同卷)、九疸秦椒散(《普济方》卷一九六)。《外台》:胃瘅,食多喜饮,栀子仁主之;心瘅,烦心,心中热,葛根主之;肾瘅,其人唇干,葶苈子主之;脾瘅,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栝楼主之;肺瘅,饮少小便多,秦椒(汗)、瓜蒂主之(一云膏疸);舌瘅,渴而数便,石钟乳主之;肉瘅,其人小便白,凝水石主之;髓瘅,目眶深,多嗜卧,牡蛎泽泻主之;肝瘅,胃热饮多水激肝,白术主之。上十一味,随病所在加2分。

注意忌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猜你喜欢

  • 七生圆

    药方名称七生圆处方地龙(去土)、五灵脂(去石)、松脂(去木)、荆芥(去枝.梗)、川乌(炮.去皮.脐)、天南星(炮),各一两了。草乌(炮.去皮.尖)二两。炮制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三甲复脉汤

    药方名称三甲复脉汤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麻仁9克 生牡蛎15克 生鳖甲24克 生龟版30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镇。治温邪深入下焦,热深厥甚,心中憺憺大动,

  • 蚕沙蒸方

    药方名称蚕沙蒸方处方醇酒3升,蚕屎5斗。制法以3升醇酒,拌蚕屎5斗,用甑蒸热。功能主治风冷气闭,及近感瘫风人。用法用量于暖室中,铺于油单上,令患风冷气闭及近感瘫风人,就所患一边卧,看温热厚盖覆,汗出为

  • 丁香开胃丸

    《魏氏家藏方》卷五:丁香开胃丸药方名称丁香开胃丸处方白豆蔻半两,甘草(炙)半两,半夏曲半两,丁香1两半(不见火),肥生姜3斤(薄切,焙干,取3两),人参3两(去芦)。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两作10

  • 和中蠲痛汤

    药方名称和中蠲痛汤处方草豆蔻(须用建宁者,无则用白豆蔻)、山楂、香附、川芎、半夏、苍术、厚朴、缩砂、枳实、炮姜。功能主治一切胃脘暴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医学六要》卷五

  • 补肾益脑片

    药方名称补肾益脑片处方鹿茸(去毛)6g红参39g茯苓38g山药(炒)38g 熟地黄81g当归38g川芎29g补骨脂(盐制)29g牛膝29g枸杞子30g玄参29g麦冬38g五味子29g酸枣仁(炒)38g

  • 医痫丸

    药方名称医痫丸处方生白附子40g天南星(制)80g半夏(制)80g猪牙皂400g僵蚕(炒)80g乌梢蛇(制)80g蜈蚣2g全蝎16g白矾120g雄黄12g朱砂16g性状为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咸、涩、

  • 甲字化毒丸

    药方名称甲字化毒丸处方升麻2钱,牛黄4分,生生乳1钱(配矾石,用佐药炼百日而成),雄黄1钱(须择旧坑所产透明不臭者),朱砂1钱7分,乳香1钱7分,月月红1钱5分,白僵蚕1钱5分,川山甲1钱5分,白鲜皮

  • 补经汤

    《女科切要》卷二:补经汤药方名称补经汤处方人参、白术、川芎、香附、当归、熟地、元胡、肉桂、吴萸、砂仁、茯神、沉香、阿胶、黄耆、小茴、陈皮、白芍。功能主治血癖,经行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水不调,心腹疼痛

  • 家传芎归汤

    药方名称家传芎归汤处方川芎、当归尾、青皮(不去瓤)、木香、山楂、山栀仁(炒)、木通、川楝子、小茴香、猪苓、泽泻各等分。功能主治诸疝。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流水煎,空心服。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