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丹砂茯神丸

丹砂茯神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丹砂茯神丸

药方名称丹砂茯神丸

处方丹砂(别研)茯神(去木)人参天麻僵蚕(微炒)各30克天竺黄(研)真珠末琥珀(研)菖蒲远志(去心)各15克铅霜(研)麝香(研)水银沙子 干蝎(去肚泥,炒,)牛黄(别研)各7.5克

制法上十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补心,安神定志。主心气虚弱,时发昏闷,惊悸恍惚,忘误心忪。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煎人参茯苓汤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十四:丹砂茯神丸

药方名称丹砂茯神丸

处方丹砂(别研)1两,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干蝎21枚(全者,去土,炒),牛黄(别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镇惊悸,补不足。主神志不宁,风虚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金银薄荷汤送下;人参汤化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猜你喜欢

  • 解毒内消汤

    药方名称解毒内消汤处方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冬瓜子30克赤芍6克 丹皮6克 川军3克赤小豆9克甘草节6克土贝母9克 犀黄丸9克(分两次吞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 江南度世丸

    药方名称江南度世丸处方蜀椒3两,人参2两,细辛2两,甘草2两,茯苓1两,真珠1两,大黄1两,干姜1两,丹砂1两,野葛1两,桂心1两,雄黄1两,鬼臼1两,麝香1两,乌头2分,牛黄2分,附子6分,紫菀6分

  • 定惊至宝丹

    药方名称定惊至宝丹处方树上鸣蝉(中伏前1日采,取全翅足,用纸包扎,挂于有风之处,不可浸雨,待至次年5月5日午时修合)1个,朱砂5分,麝香5厘。制法上为末,用瓷瓶密封,勿令泄气。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用法用

  • 淋蘸防风汤

    药方名称淋蘸防风汤处方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枳壳半两(去瓤),柳蚛末半两,杉木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蜂房半两,川椒半两,木鳖仁半两,白芷半两,白矾半两,细辛3分。制法上锉细

  • 除湿丸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除湿丸药方名称除湿丸处方威灵仙30克猪苓30克 栀仁30克黄芩30克黄连30克连翘30克 归尾30克泽泻30克紫草45克茜草根45克 赤苓皮45克白鲜皮60克 粉丹皮30克 干生

  • 泻白化血汤

    药方名称泻白化血汤处方桑白皮15克,地骨皮10克,花蕊石15克,三七粉3克(吞服),血余炭10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清热泻肺,祛瘀止血。主肝火犯肺,热伤血络,肺失清润。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较

  • 调脾养荣汤

    药方名称调脾养荣汤处方人参、山药、茯苓、麦门冬、当归、芍药、黄连、酸枣仁、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脾养荣。主痘疹。用法用量加莲肉、园眼肉,水煎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白鲜皮七味汤

    药方名称白鲜皮七味汤处方白鲜皮3两,干葛5两,黄芩3两,郁金3两,豉5两,栀子10枚,芒消6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黄疸初得,稍觉心中烦热,外状与平常无别,但举体正黄,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

  • 好槐枝汤

    药方名称好槐枝汤处方槐枝(锉)2两,秦皮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去皮),马牙消半两,黄柏半两(去粗皮),山栀子半两,古字钱14文,淡竹叶1握(细切),食盐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赤目昏痛

  • 马钱子散

    药方名称马钱子散处方马钱子(沙烫)适量(含士的宁8.0g )地龙(去土焙黄)93.5g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将制马钱子、地龙分别粉碎成细粉,配研,过筛,即得。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