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两地汤

两地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两地汤

药方名称两地汤

处方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参30克白芍药15克(酒炒)麦冬肉15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肾水不足,虚热内炽,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粘,伴有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滋液,凉血清热,地骨皮泻肾火,除骨蒸;阿胶白芍养血益阴。配合成方,共奏滋阴补血,凉血清热之功。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辨证录》卷三:两地汤

药方名称两地汤

处方熟地1两,生地1两,玄参1两,肉桂3分,黄连3钱,天花粉3钱。

功能主治喉痹。喉忽肿大而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热,呼水,咽喉长成双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鸡冠。

用法用量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2剂。

摘录辨证录》卷三

猜你喜欢

  • 大豆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大豆散药方名称大豆散处方大豆黄(醋拌,炒干)1两,大黄(微煨,去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临卧时煎葱、橘皮汤调下。平明以利大肠

  • 梨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梨膏药方名称梨膏处方秋梨3200两,麦冬32两,贝母32两,百合32两,款冬花24两,冰糖640两。制法上将秋梨切碎,加麦冬等4味,水煎3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

  • 珍珠散

    《外科正宗》卷三:珍珠散药方名称珍珠散别名月白珍珠散(《外科大成》卷一)。处方青虹花1.5克(如无,用头刀靛花代之,但不及缸花)珍珠3克(入豆腐内煮数滚,研至极细无声)真轻粉30克制法上三味,研细如飞

  • 分利饮

    药方名称分利饮处方泽泻、猪苓、怀牛膝、车前子、归尾、黄芩、黄连、甘草梢、薄荷。功能主治小儿赤白淋疾,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瘰疬酒

    药方名称瘰疬酒处方臭牡丹、烧酒。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以臭牡丹浸烧酒服之,须连续饮用。未溃者,约一月时间即可痊愈。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柴陈拈涌汤

    药方名称柴陈拈涌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厚朴、玄明粉、香附、鳖甲、归尾、赤芍。功能主治疟母。老痰食积留于胁下,按之有形,多成痎疟,连岁不已,脉来弦细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健脾丸

    《中国药典》:健脾丸药方名称健脾丸处方党参200g白术(炒)300g陈皮200g枳实(炒)200g山楂(炒)150g麦芽(炒)20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炮制上六味,粉

  • 柴胡鳖甲饮

    药方名称柴胡鳖甲饮处方鳖甲3钱(醋炙),柴胡3分(盐水炒),青蒿1钱半,地骨皮1钱半,丹皮1钱半,生地5钱,知母1钱半(盐水炒),麦冬3钱(去心),茯神2钱(去木),乌梅3枚。功能主治滋阴疏热。主虚劳

  • 龟鹿补肾丸

    药方名称龟鹿补肾丸处方菟丝子(炒)51g淫羊藿(蒸)43g续断(蒸)43g锁阳(蒸)51g狗脊(蒸)64g酸枣仁(炒)43g 制何首乌64g 炙甘草21g陈皮(蒸)21g鹿角胶(炒)9g 熟地黄64g

  • 参术六味丸

    药方名称参术六味丸处方生地黄3钱,萸肉3钱,淮药4钱,丹皮2钱,泽泻2钱,泡参4钱,白术3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和脾胃,养肝肾。主脾肾虚弱,经闭时久,颜面不润,色带淡黄或白,唇燥,两眼乏神;饮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