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不二丸

不二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不二丸

药方名称不二丸

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去皮、尖,研)各70个 黄蜡40克砒霜(研,入瓷罐内,以赤石脂固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冷取出)48克白胶香(研细)12克 黄丹(炒)75克乳香20克朱砂(研飞)15克木鳖子(烧焦)10个

制法上合研匀,熔蜡和丸,如黄米大,每3克作120丸。

功能主治调中止痢。主泻痢延久不愈,愈而复发,腹中疼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小儿半丸。水泻,用新汲水下;赤痢,用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放冷,临卧服。

注意服药后,忌热物二至四小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局方》卷六:不二丸

药方名称不二丸

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70个,杏仁(浸,去皮尖,研)70个,黄蜡1两3钱,砒霜(研,入瓷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缝,盐泥固济,烧通赤,侯冷取出)1两6钱,白胶香(研细)4钱,黄丹(炒)2钱半,乳香(研)6钱半,朱砂(研,飞)半两,木鳖子(烧焦)10个。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愈,愈而复发,腹中疼痛者。

用法用量上为末,熔蜡为丸,如黄米大,每钱作120丸。每服1丸,小儿半丸,水泻,新汲水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送下,并放冷,临卧服。

注意忌热物1-2时辰。

摘录《局方》卷六

《卫生总微》卷十:不二丸

药方名称不二丸

处方巴豆30粒(去皮心膜,研,别用好黄连半两,水浸浓汁,染纸两张,裹巴豆,压去油),朱砂(研未,水飞)1钱,寒食饼1钱(炒)。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伤食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新水磨化,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痘疹全书》卷下:不二丸

药方名称不二丸

处方苍术(锉)2两,草乌(去皮尖)1两,羌活1两半,杏仁49个,巴豆(去壳油)49粒。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为丸,如皂子大,黄柏末为衣。

功能主治痘症顺症,因伤食而腹胀满,气喘促,疮色变,又烦躁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原物煎汤送下;再服补中化毒物。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穷乡便方》:不二丸

药方名称不二丸

处方常山(酒煮,炒干取末)4钱,尖槟榔(取末)1钱。

制法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截疟。主阴疟,发自下午,面青寒多,有吐。

用法用量当发日,先晚酒送下21粒,次早酒送下30粒。

摘录《穷乡便方》

猜你喜欢

  • 川贝杏仁饮

    药方名称川贝杏仁饮处方川贝6克杏仁3克蜂蜜适量制法将川贝、杏仁加水煎煮。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百日咳初起。用法用量每天2~3次。食用时加蜂蜜调味。摘录《民间方》

  • 接骨神异膏

    药方名称接骨神异膏处方姜4两,葱4两,韭4两,蒜4两,槿树皮4两,麻油2斤,猪油1斤,大黄2两,当归2两,桃仁2两,红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羌活2两,独活2两,赤芍2两,苏木2两,骨碎补2两,五

  • 枯瘤膏

    《准绳·疡科》卷五:枯瘤膏药方名称枯瘤膏处方草乌4两,川乌2两,干桑耳1两半,桑朽木1两半,矿石灰1碗,桑柴灰1碗,荞麦秸灰1碗。制法上将草乌、川乌、桑耳、桑朽木共烧成灰,和矿石灰、桑柴灰、荞麦秸灰一

  • 黄耆糯米汤

    药方名称黄耆糯米汤别名黄耆汤处方糯米5升,黄耆6两。功能主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用法用量黄耆汤(《竹林女科》卷二)。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

  • 涤胎散

    药方名称涤胎散处方官桂1两半,丹皮1两半,川芎8钱,冬葵子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胎死腹中,疼痛不止,小腹重坠,脉紧细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葱白3枚,煎汤调下。各家论述产妇触损胎元,子遂死于腹中,

  • 金创降真散

    药方名称金创降真散别名金疮降真散处方降真香(用节)、松香、文蛤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金创,杖伤。用法用量金疮降真散(《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摘录《跌损妙方》

  • 淋渫蒴藋汤

    药方名称淋渫蒴藋汤处方茄秸半两,蒴藋半两,蒺藜子半两,苍耳半两,海桐皮半两,柳木蠹末半两,柴胡半两,茯苓皮半两,水荭半两。制法上锉碎。功能主治风毒脚气,腿膝痹肿,行履不得,皮骨如小虫行。用法用量每用药

  • 补肾养阴汤

    药方名称补肾养阴汤处方黄柏(酒炒)8分,知母(酒炒)8分,山药8分,山茱萸8分,牡丹皮8分,泽泻8分,白芍8分,白茯苓8分,石菖蒲8分,远志8分,当归8分,川芎8分,熟地1钱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右

  • 神异散

    药方名称神异散处方轻粉3克儿茶9克 黄丹6克黄柏9克 枯矾15克 梅片0.9克制法为末和匀。功能主治治羊胡子疮。用法用量湿者干掺,干者猪油调涂。摘录《青囊秘传》

  • 菊花浸酒

    药方名称菊花浸酒处方甘菊花半两,杜仲4两(去粗皮,炙微黄),当归2两,石斛2两(去根),黄耆1两,肉苁蓉2两(锉,去皱皮),桂心2两,防风2两(去芦头),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萆薢2两,独活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