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柿蒂竹茹汤

丁香柿蒂竹茹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竹茹汤

别名丁香柿蒂

处方丁香3粒,柿蒂3钱,竹茹3钱,陈皮1钱。

功能主治大病后,中焦气塞,下焦呃逆。

用法用量丁香柿蒂汤(《医学集成》卷二)。

各家论述大病后,五脏皆伤,升降失常,故令中焦否塞;五脏之阴既伤,则少阳之火奋于下,故令下焦呃逆,直冲清道而上也。是方也,丁香陈皮,辛温者也,理中气之否塞;竹茹柿蒂,苦寒者也,疗下焦之呃逆。或问降逆何以不用栀、柏?余曰:此少阳虚邪,非实邪也,故用竹茹柿蒂之味薄者以主之;若栀、柏味厚,则益戕其中气,否塞不益盛乎?古人盖亦深权之矣。

摘录医方考》卷三

猜你喜欢

  • 八物麦门冬饮

    药方名称八物麦门冬饮别名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甘草(炙)1分,人参1分,紫菀2两,升麻2两,贝母1分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烦。用法用量麦门冬散(《伤寒活人指掌》卷

  • 立效饮

    《活幼心书》卷下:立效饮药方名称立效饮处方净黄连30克 北细辛(去叶)7.5克玄明粉6克制法上药细锉,或晒或焙,为末,仍同玄明粉放乳钵内杵匀。功能主治治小儿口内牙根舌上发疮作痛,致语言饮食不便者。用法

  • 荆芥丹

    药方名称荆芥丹处方水银2钱,青黛(炒)2钱,铅1钱(用水银结砂子),天南星(炮)3钱,荆芥3钱,蝎1钱半,朱砂半钱,乳香(炒,研)半钱。制法上为末,细研匀,冷水再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急

  • 百部煎

    药方名称百部煎处方生百部汁1盏,生地黄汁1盏,生姜汁1盏,生百合汁(如无,以藕汁代)1盏,蜜1盏,枣4两(去皮核)。制法同熬成煎。功能主治咳嗽久不已。用法用量每服1匙.温麦门冬熟水半盏化下,空心,日午

  • 敛汗丸

    《石室秘录》卷二:敛汗丸药方名称敛汗丸处方玄参1斤,麦冬1斤,天冬1斤,生地1斤,北五味4两,酸枣仁半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每饭之时,头汗如雨落者,此胃火旺,而非肾火余也。用法用量每日1两

  • 人参茯苓丸

    药方名称人参茯苓丸处方人参白茯苓(去黑皮)白术各75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当归(切,炒)甘草(炙,锉)芎藭黄耆(锉)各6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5克制法上药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

  • 羚羊黑膏汤

    药方名称羚羊黑膏汤处方羚羊角、豆豉、鲜地、桑叶、白蒺黎、牛蒡子、桔梗、前胡、杏仁、土贝母、人中黄。功能主治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用法用量是方减去前、桔、杏、豉、人中黄,加滁菊、霍

  • 人参黄蓍散

    药方名称人参黄蓍散处方天门冬(去心)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知母、桑白皮(炒)、赤芍药、黄蓍、紫菀、甘草,各十五两;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秦艽(去土)、生干地黄、地骨皮,各二十两;人

  • 白金丸

    《医方考》卷五引《普济本事方》:白金丸药方名称白金丸别名郁矾丸(《世医得效方》卷八)、郁金丸(《普济方》卷一○○引《海上方》)、截癫丸(《青囊秘传》)。处方白矾90克郁金210克(须四川蝉腹者为真)制

  • 地黄龙牡榴梅散

    药方名称地黄龙牡榴梅散处方大生地1两(炒),龙骨(煅,研末)4钱,牡蛎(煅)4钱,石榴皮(炒)3钱,乌梅肉(炒)3钱,陈棕皮3钱,百草霜3钱,阿胶6钱(蒲黄拌炒),陈京墨2钱(炒)。制法上为极细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