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一清颗粒

一清颗粒

药方名称一清颗粒

处方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颗粒;味微甜、苦。

炮制以上三味,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70℃),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将上述三种浸膏粉加入适量蔗糖与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分装成125袋,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等症;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7.5g,一日3~4次。

注意出现腹泻时,可酌情减量。

规格每袋装7.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黍米粥

    药方名称黍米粥处方黍米40克(净淘)阿胶30克(炙,为末)功能主治治年老体弱,下痢不止,日渐黄瘦无力,纳食减少。用法用量上煮粥,临熟下阿胶末调和,空腹时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 黄矾丸

    药方名称黄矾丸处方黄矾3两,乌蛇6两(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耆3两(锉),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3两半(烧灰)。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痔漏肿痛,脓血不止。用法用

  • 龙凤丸

    药方名称龙凤丸处方鹿茸(火燎去毛)1两(酒浸,炙),山药2两,菟丝子(酒浸,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烁,

  • 豆豉散

    药方名称豆豉散处方豆豉4两(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每用绵裹1钱匕含之,每日5-7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二甘汤

    药方名称二甘汤处方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乌梅各等分功能主治主胃中有热,食后复助其火,汗出如雨。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韩相进灵丹

    药方名称韩相进灵丹别名进灵丹处方防风1两,石决明1两,威灵仙1两,蕤仁1两,蛤粉1两,谷精草1两,枸杞子1两,苍术1两,甘草1两,菊花1两。制法上为末,用雄猪肝1具,竹刀劈开去膜,擂极烂,和药为丸,如

  • 寒淋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淋汤药方名称寒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小茴香(炒,捣)6克当归9克 生杭芍6克椒目(炒,捣)6克功能主治治寒淋。喜饮热汤,喜坐暖处,时常欲便,便后更加抽引作疼。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大圣浚川散

    《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大圣浚川散药方名称大圣浚川散别名浚川散(《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处方大黄30克(煨)甘遂I.5克 牵牛30克(头末)木香9克郁李仁30克芒消10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主

  • 鸡膍胵散

    《圣惠》卷七十二:鸡膍胵散药方名称鸡膍胵散处方鸡膍胵10具(微炙),桑螵蛸半两(微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菝(艹吉瓜)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

  • 琥珀泽兰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泽兰煎药方名称琥珀泽兰煎处方紫巴戟(去心.糯米炒)、茴香(炒)、牡丹皮(去心)、刘寄奴草(去枝)、五味子(去梗)、白芷、五加皮(去心)、金钗、石斛(去根.酒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