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地锦苗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

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

别名鸡屎草、臭虫草。

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花有跗,亦结小角。"并有附图,即今之台湾黄堇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台湾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balansae Prain[C.tashiroiMaxim.;C.formosana Hayata]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台湾黄堇草本,高20-60cm,无毛。主根圆锥形。茎直立或倾斜,具棱,分枝稀疏。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轮廓宽卵形至卵形,长8-16cm,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一回裂片2-3对,具短柄,末回裂片卵形,缘浅裂成钝圆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卵形至披针形,长4-10mm;花梗略短于苞片;花冠黄色,长12-18mm,具鸡冠状突起,距约占上瓣全长的1/3,末端略下弯;子房条形,柱头横向二裂。蒴果条形,长25-40mm。种子扁圆柱形,直径1-2mm,黑色,表面密被细凹点,具船形种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200-400m的低山沟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肿毒;顽癣;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桤木皮

    药材名称桤木皮拼音Qī M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cremastogyne Burk.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30-

  • 岩枇杷

    药材名称岩枇杷拼音Yán Pí Pá别名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a rufercens Fr

  • 黑穗石蕊

    药材名称黑穗石蕊拼音Hēi Suì Shí Ruǐ别名大白树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蕊科植物黑穗石蕊的枝状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donia amaurocraea (Flk.) Schaer.[Ca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小红袍

    药材名称小红袍拼音Xiǎo Hónɡ Páo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采收和储藏:夏、

  • 麻黄

    《中国药典》:麻黄药材名称麻黄拼音Má Huánɡ英文名HERBA EPHEDRAE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

  • 龟肉

    《中药大辞典》:龟肉药材名称龟肉拼音Guī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甘咸,平。①《食疗本草》:"温,味酸。"②《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③《纲目》

  • 金鱼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鱼藻药材名称金鱼藻拼音Jīn Yú Zǎo别名细草、鱼草、软草、松藻来源金鱼藻科金鱼藻属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