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水枝

黄水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枝

药材名称黄水枝

拼音Huánɡ Shuǐ Zhī

别名博落、虎耳草[陕西]

来源耳草科黄水枝属植物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 D. Do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肝炎,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水枝

药材名称黄水枝

拼音Huánɡ Shuǐ Zhī

别名博落(《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武隆药植图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2~44厘米。根状茎横走,黄褐色,具鳞片。茎有纵沟,绿色,被白色柔毛。基生叶心脏形至卵圆形,为不明显的3~5裂,长约8厘米,宽约7.5厘米,先端钝,具不整齐的钝锯齿,齿端有刺,边缘有腺毛,基部心脏形,上面绿色,有白色腺毛;叶柄细,长5~15厘米,疏生长刚毛及短腺毛;茎生叶互生,2~3枚,叶较小而柄短,叶脉掌状5出,较明显,黄褐色。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达17厘米,密生短腺毛;苞片小,钻形;花小,白色,每节2~4朵;萼5裂,三角形;花瓣小,线形;雄蕊10,较花冠长;雌蕊1,子房1室。蒴果有2角。种子数颗。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边、路旁或阴湿的石壁上。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①《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耳聋,气喘。"

②《四川中药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

复方治咳嗽气喘:鲜黄水枝一两,芫荽四至五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次,忌食酸辣、萝卜菜。(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水枝

药材名称黄水枝

拼音Huánɡ Shuǐ Zhī

英文名Herb of Himalayan Foamflower

别名博落、高脚铜告牌、紫背金钱、虎耳草防风

出处出自《四川武隆药植图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arella polyphylla D.Don

原形态黄水枝 多年生草本,高22-44cm。根茎横生,黄褐色,具鳞片,直径3-6mm。茎不分枝,有纵沟,绿色,被白色柔毛。基生叶心形至卵圆形,长3-8.5cm,宽2.5-11cm,先端急尖,基部心脏形,边缘有腺毛和不整齐的钝锯齿,齿端有刺,上面绿色,被白色腺毛;叶柄长18cm,有伸展的长柔毛或腺毛;茎生叶互生,2-3枚,叶较小而柄短,叶脉掌状5出,较明显,黄褐色。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8-25cm,密生短腺毛;苞片小,钻形;花梗长约10mm;花萼白色,钟形,裂片5,三角形,先端急尖;无花瓣;雄蕊10,较花冠长;花丝钻形;雌蕊1,心皮2,不等大,下部合生,子房上位,1室,花柱2。蒴果有2角。种子多数。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80-3800m之林下、灌丛和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台湾、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根茎细圆柱形,直径3-6mm。表面褐色,具多数黄褐色鳞片及须根。茎细,圆柱形,有纵沟纹,长22-44,直径3-6mm,灰绿色,被白色柔毛。叶多破碎,基生叶卵圆形或心形,长2-8cm,宽2.2-11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和腺毛,上面疏被腺毛,叶柄长5-15cm,被长柔毛和腺毛;茎生叶较小,掌状脉5出,较明显,叶柄短。有时可见枝端有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有的可见蒴果,长约1cm,具2角。气微,味苦。

药理作用甲醇提取物对人血浆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强,表现出大于80%的抑制活性。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疮疖,无名肿痛,咳嗽,气喘,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捣烂

复方治咳嗽气喘: 鲜黄水枝一两,芫荽四至五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忌食酸辣、萝卜菜。(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耳聋,气喘。

2.《四川中药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尖顶地星

    药材名称尖顶地星别名地星、土星菌、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地星科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x (Jungh.) Fisch.,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雨后,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

  •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原形态绣线梅,

  • 白芍

    《中国药典》:白芍药材名称白芍拼音Bái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别名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

  • 狗枣猕猴桃

    药材名称狗枣猕猴桃拼音Gǒu Zǎo Mí Hóu Táo别名狗枣子、猫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狗枣猕猴桃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kolomikta(Maxim.etR

  • 扶栘木皮

    药材名称扶栘木皮拼音Fú Yí M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唐棣的树皮。原形态唐棣(《诗经》),又名:栘(《尔雅》),栘杨、高飞、独摇(崔豹《古今

  • 短萼蜂斗草

    药材名称短萼蜂斗草拼音Duǎn è Fēnɡ Dòu Cǎo别名田螺掩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萼蜂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ex C.

  • 毛稔根

    药材名称毛稔根拼音Máo Rě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稔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毛稔

  • 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薯莨药材名称薯莨拼音Shǔ Lànɡ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以块

  • 白鹅膏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药材名称白鹅膏拼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 沙苑子

    《中国药典》:沙苑子药材名称沙苑子拼音Shā Yuàn Zǐ英文名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