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毛榕

黄毛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榕

药材名称黄毛榕

别名老虎掌、老鸦风、大赦婆树、毛棵

来源桑科黄毛榕Ficus fulva Reiuw.,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祛风。主治气血虚弱,子宫下垂,脱肛,水肿,风湿痹痛,便溏泄泻。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毛榕

药材名称黄毛榕

拼音Huánɡ Máo Rónɡ

别名土桑白皮、土黄芪、麻婆风、大摇风、老鸦风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黄毛榕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fulva Reinw.ex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15m。小枝圆柱形,中空,密被黄褐色粗毛。单叶互生;叶柄长 2-8cm,密被黄褐色硬毛;托叶卵状枝针形,红褐色,长3-6cm,先端急尖呈尾状,外面密被褐色长粗毛和柔毛;叶片膜质,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骤尖,通常3-5浅裂或深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疏被长硬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和长粗毛,基生脉5-7条,侧脉3-5对,主脉和侧脉上密月生金黄色长硬毛。花序托(榕果)成对腋生,无柄,球形至卵球形,直径2-3cm,顶部具明显的脐状,密被黄褐色粗毛;顶生苞片被针形,边缘有锯齿;基生苞片3,红褐色,长约2cm;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中,雄花生于近口部,梗短,花被片4,雄蕊2,花丝短;瘿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4-5,花柱侧生,短;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多数,具梗,花被片与瘦花同,子房斜卵圆形,花柱长,侧生。瘦果斜卵形,表面有小瘤体。花期9月至翌年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风除湿。主主治气虚,;阴挺;脱肛;便溏;水肿;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气血虚弱、子宫下垂、脱肛、风湿痹痛、泄泻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牙草根

    药材名称龙牙草根拼音Lónɡ Yá Cǎo Gēn别名地冻风(《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根。秋后采收,洗净,除去芦头。性味《本草图经》:"味辛

  • 八角莲叶

    药材名称八角莲叶拼音Bā Jiǎo Lián Yè英文名leaf of Common Dysosma别名鬼臼叶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和川八角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

  • 菠萝根叶

    药材名称菠萝根叶拼音Bō Luó Gē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

  • 灯笼婆婆纳

    药材名称灯笼婆婆纳拼音Dēnɡ Lonɡ Pó Pó Nà别名灯笼草、阿拉伯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灯笼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

  • 大金银花

    《中药大辞典》:大金银花药材名称大金银花拼音Dà Jīn Yín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金银花的全草。原形态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

  • 茨黄连

    药材名称茨黄连拼音Cí Huánɡ Lián别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石黄连(《陆川本草》),刺黄连(

  • 白云花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云花根药材名称白云花根拼音Bái Yún Huā Gēn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云南]来源为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

  • 水朝阳草

    药材名称水朝阳草拼音Shuǐ Zhāo Yánɡ Cǎo别名金沸草出处《滇南本草》始载有水朝阳草,曰:"似鼓锤草包叶而生花,正朝阳生。"《植物名实图考》载:"水朝阳草生云南海边。独茎柔绿,叶如金凤花叶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樟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脑药材名称樟脑拼音Zhānɡ Nǎo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