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麻鱼肉

麻鱼肉

药材名称麻鱼肉

拼音Má Yú Ròu

英文名cheilo-fish gallbladder

别名麻鱼、麻花鱼、重唇花鱼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ptychus(Gymnodiptychus)pachycheilus(Herzenstein)2.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3.Gymnocypris edlini Herzenstei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糖类,氨基酸,核苷等。

原形态1.厚唇重唇鱼,体长圆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唇发达,下唇表面具皱纹,左、右下唇叶在前方互相连接,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无中间叶,唇后沟连续。口角有须1对,粗短,长度稍大于眼 径,末端约到达眼球后缘下方,咽头齿2行,细圆,顶端尖,略弯曲,咀嚼面凹陷呈匙状。体表褐露无鳞,仅在肩带部分有2-4行不规则的圆鳞。侧线平直。背鳍具2不分支的鳍条和8-9分支的鳍条,最后一根不分支鳍条为软棘 ,无锯齿。腹鳍1,9-10,基部起点一般与背鳍第7条分支鳍条相对。臀鳍2,5。胸鳍1,17-19,尾鳍分叉。体背部和头顶端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散布黑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腹部灰白或黄白。背鳍浅灰,尾鳍浅红,有小红点。

2.青海湖裸鲤,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呈马蹄形;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下唇细狭,分为左、右下唇叶;唇后沟中断;无须。身体褐露无鳞,除臀鳞外,仅在肩带部分有3-4行不规则的鳞片;臀鳞每侧23-27枚,行列前端到边腹鳞基部。背鳍3,7-8;臀鳍2,5;胸鳍1,17-18;腹鳍1,8。下咽齿40(25-53)。下咽骨呈弧形,其长度匙表。鳔两室,后室的长度为前室的2.0-2.7倍。肠管长度为标准长的1.5-2.0倍,腹膜黑色。体背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少数不规则的块状暗斑,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微呈汪红色或浅灰色。

3.花斑裸鲤,体长形,侧扁。头呈锥形。口唇下位,口裂大。下颌无锐利角质边缘,下唇较窄。无须。下咽齿2行,齿式为3,4-4.3。第1鳃弓的外侧鳃耙14(12-18)个,内侧鳃耙20(17-24)个。脊椎骨50个。头部后方的肩带部分有2-4行不规则的鳞片,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列大鳞,体其余部分裸露无鳞。背鳍有3根不分支鳍条和7根分支鳍条,其中最后1根兴发支鳍条很发达,后缘两侧各有21-31枚锯齿。臀鳍具2根不分支鳍条和5根分支鳍条。身体背部暗褐色或青灰色,背侧部具多数不规则白斑纹,背鳍和尾鳍常有褐色小斑点。腹部为浅黄色或银灰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长江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回水处较常见。以水生动物石蛾幼虫、端足虾、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生殖期约在4-5月。

2.喜生活的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滩之间流水较缓的地方,或是在深潭、岩石缝中为冷水鱼类,适应强。在咸淡水也可生活。幼鱼孵出后,即成群游泳,多集中于河口。主要摄食动物性食料,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虫卵为最常见。

3.生活于静水或缓流中以水底栖息动物和植物腐屑为食,有时也吞食一些小型鱼类。每年的5-6月,集群产卵于江河的缓流或具沙底的浅水区。

资源分布:1.分布于长江上游、雅砻江及黄河上游等水系。

2.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

3.在深水区域内越冬。甘肃、青海、四川与黄河邻近水系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核甙等。

性味苦,咸,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排脓;消炎。主妇女病;肠胃病;疮疖化腔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适量。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消障翳的功能。治疮疡热痛,白内障,烧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药材名称一年蓬拼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二年生本

  • 花花草

    药材名称花花草拼音Huā Huā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彩斑桑勒草来源野牡丹科花花草Sonerila picta Kor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结膜炎

  • 金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橘药材名称金橘拼音Jīn Jú别名金枣、牛奶橘来源芸香科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地区。性

  • 大火草根

    《中药大辞典》:大火草根药材名称大火草根拼音Dà Huǒ Cǎo Gēn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

  • 白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龙胆药材名称白花龙胆拼音Bái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

  • 腐卑

    药材名称腐卑别名小青[湖北]、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腐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以根及叶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

  • 栀子叶

    《中药大辞典》:栀子叶药材名称栀子叶拼音Zhī Zi Yè别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化学成分叶

  • 丝点地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点地梅药材名称丝点地梅别名喉咙草来源报春花科丝点地梅Androsace filiformis Retz. var. glandulosa Kry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红芋

    《中药大辞典》: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红岩芋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秋、冬采集。切片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