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麻风树

麻风树

药材名称麻风树

拼音Má Fēnɡ Shù

别名羔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树

来源大戟科麻风树属植物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L.,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鲜用。

性味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止痒。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皮肤瘙痒,麻风,癞痢头,慢性溃疡,关节挫伤,阴道滴虫,湿疹,脚癣。

用法用量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用鲜叶捣烂绞汁搽患处。

备注(1)本品有毒,尤以种子有大毒(含毒蛋白),误食后中毒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衰竭和少尿,最后出现溶血现象,尿血,逐渐呈现呼吸窒息而死亡。解救方法:催吐或洗胃,然后导泻,并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防止血红素或其产物在肾中沉淀,可每日服小苏打5~15克;如溶血严重并有窒息现象时要给氧,小量输血及使用中枢兴奋剂,进行人工呼吸。民间治疗方法:1、服蜂蜜;2、服红糖;3、甘草煎水内服;4、饮盐水。如及时治疗,效果良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箭杆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箭杆风药材名称箭杆风拼音Jiàn Gǎn Fēnɡ别名山姜、九姜连、华良姜来源姜科山姜属植物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挖,

  • 浮小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小麦药材名称浮小麦拼音Fú Xiǎo Mài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

  • 江珧柱

    《中药大辞典》:江珧柱药材名称江珧柱拼音Jiānɡ Yáo Zhù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全年都可捕

  • 团叶槲蕨

    药材名称团叶槲蕨拼音Tuán Yè Hú Jué别名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团叶槲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bonii Chr

  • 魿鱼

    药材名称魿鱼拼音Línɡ Yú英文名Mud carp别名雪魿、土魿鱼、魿公出处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粤语》:魿鱼,广人池塘多畜之。以鱼秧长成,与卿住相反,卿性沉,长潜水中,魿性浮,长跃水上。卿食之

  • 三花枪刀药根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根拼音Sān Huā Qiānɡ Dāo Yào Gēn别名土巴戟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三花枪刀药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estes triflora (Forssk.

  • 母丁香

    《中药大辞典》:母丁香药材名称母丁香拼音Mǔ Dīnɡ Xiānɡ别名鸡舌香(《抱朴子》),亭炅独生(《酉阳杂俎)),雌丁香(《本草蒙筌》)。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果实将成熟

  • 鳝鱼骨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药材名称鳝鱼骨拼音Shàn Yú Gǔ别名鳝骨(《医林纂要》)。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功能主治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

  • 竹柏

    药材名称竹柏拼音Zhú Bǎi出处1.《纲目》木部柏条载:“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2.《植物名实图考》罗汉松条载:“考《益部方物记》,竹柏叶繁长,而箨似竹。如以箨为落叶则甚肖,若以为笋

  • 钻地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