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肚肠草

鸡肚肠草

《中药大辞典》:鸡肚肠草

药材名称鸡肚肠草

拼音Jī Dù Chánɡ Cǎo

别名小鸡草、鱼肚肠草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繁缕全草。春、秋采挖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10~28厘米。茎纤弱柔软,下部伏卧,节上生不定根,上部斜上,叉式分枝,除一侧有细毛1列外,余均平滑无毛,淡绿色。叶对生,狭卵形至广卵形,茎下部的叶具翼状柄,上部叶无柄。花白色,单生于叶腋,或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朔果卵形或长圆形。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山麓、田埂边及庭园草丛中。分布于浙江等地。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治牙痛,疖肿,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患处。

复方治乳腺炎:鸡肚肠草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肚肠草

药材名称鸡肚肠草

拼音Jī Dù Chánɡ Cǎo

别名繁缕、细叶辣椒草、颜知根、水草、满天星、万里草、小鸡草、鱼肚肠草、鸡儿肠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赛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ba Stellariae Neglecta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或二年生小草本,高15-20cm。全株淡绿色,稍分枝,被一列毛。根纤细,茎由基部丛生,疏具柔毛,有纵纹,节间长于叶。单叶对生;下部叶柄长3-5mm,上部叶无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长7-10mm,宽4-7m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钝圆,两面无毛,中脉较明显,边缘基部具柔毛。_二歧聚伞花序顶生,花序的分枝较长,被一到毛;苞片较小,叶状;花便长0.4- 1.5cm;萼片5,卵状技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4mm,先端较纯,边缘膜质,背面被腺柔毛;花瓣白色,2深裂、短于萼片;雄蕊通常8-10,花丝扁线形,基部稍宽;子房卵圆形,具3花往。

蒴果卵形,长子等片,6瓣裂,具多数种子。种子近扁圆形,褐色,具稍尖的疣状突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山麓、田埂边及庭园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20cm。茎细,暗绿色,被1列柔毛。叶对生,完整叶片卵形或卵状被针形;上部叶无柄。聚个花序顶牛或胶生。花白色。蒴果卵形或椭圆形。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性凉

归经胃;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淋;化瘀。主病疮肿毒;癣疹;乳痛;痔疮;痢疾;牙痛;热淋;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

  • 心叶虎耳草

    药材名称心叶虎耳草拼音Xīn Yè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心叶蒙自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

  • 鹿耳翎

    《中药大辞典》:鹿耳翎药材名称鹿耳翎拼音Lù ěr Línɡ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

  • 四川山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川山矾药材名称四川山矾来源山矾科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 Brand,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四川。功能主治行水,定喘。水湿胀满:根或茎适量,切

  • 水前草

    药材名称水前草拼音Shuǐ Qián Cǎo别名水萝卜、蔊菜、叶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沼生蔊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rippa islandica(Oed.)Borb.[R.pal

  • 棱萼母草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药材名称野鸦椿花拼音Yě Yā Chūn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 铜锤草

    《中药大辞典》:铜锤草药材名称铜锤草拼音Tónɡ Chuí Cǎo别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红花柞浆草、大咸

  • 龙胆草

    药材名称龙胆草拼音Lónɡ Dǎn Cǎo英文名RADIX GENTIANAE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