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鱼虱子

鱼虱子

《中药大辞典》:鱼虱子

药材名称鱼虱子

拼音Yú Shī Zi

别名鱼鳖、鱼寄生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全体。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

原形态体呈长卵形,阔而扁,无坚甲,全体乳白色;雌者长达30毫米,阔约15毫米;雄者较小,长4~10毫米,宽1~6毫米。头部复眼长卵形,黑色,有短触须2对,头下方有大颚1对,小颚2对。胸部发达,长而阔,共7节,前胸节包围后头部,后胸节包围腹的1~2节,胸肢共有7对。腹部萎缩成尾状,分5节;鳃足5对,成叶状,在尾节下方。

寄生于鱼类胸鳍后的特别囊内。其生活阶段无较大的形态变化,除幼体时期外,都在囊中。不能自由游泳。

生境分部有鱼类的地方均有分布。

性味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噎膈气逆,及胸前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钱。

注意胃溃疡吐血者勿服。

复方①治噎膈气逆,胸前胀痛:鱼虱子、茴香虫。焙干研末,和酒服。

②治胸胃疼痛:鱼虱子、狗宝末、地苦胆、地龙蝼蛄犀角末、酒军、青藤香、苡仁、佛手片、鱼脑石。研末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鱼虱子

药材名称鱼虱子

拼音Yú Shī Zi

英文名autoeciousness of fish

别名鱼鳖、鱼寄生、鱼怪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浪飘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等数种鱼怪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chthyoxenus tchangi Yu2.Ichthyoxenus geei Boone3.Ichthyoxenus sinensis Shen

采收和储藏:春、秋、冬季采收。捕鱼时,发现寄生鱼怪的鱼,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洗净,晒干。用时以微火烘干,研成细末。

原形态1.张氏鱼怪,体长卵形,扁阔,无坚甲,乳白色。雌体长20-30mm,宽11-15mm;雄者长4-10mm,宽1-6mm。头部有黑色复眼1对,短触须2对,头下方有大颚1对,小颚2对。胸部发达,共7节,前胸节包围后头部,后胸节包围腹的第1-2节,胸肢共7对。腹部萎缩成尾状,共5节,鳃足5对,成叶状,生于尾节下方。

2.祁氏鱼怪,体长卵形,长6-20mm,宽3-13mm。雌体肥厚,比雄体略大,且左右不对称。头上,略宽,呈三角形,眼2,黑色,触须2.雄体左右较对称,触须稍长。胸部近圆形,胸节7,胸肢7对,长1-4对向前,长5-7对斜向后。腹节5,第1-3节的两侧被凹形的胸节覆盖。尾节宽而大,附肢6对,均较尾节短。

3.中华鱼怪,体长椭圆形,雌体长18-24mm,宽12-16mm;雄体长10-15mm,宽6-9mm,宽约为长的2/3。体表光滑,头小,三角形,陷埋于第1胸节中,至第1胸节的前缘中凹陷较深,其余各胸节均有基突。胸肢均为捕握肢,第7胸肢的腕节、长节非常膨大,其内缘生一圆形的膨胀物,腹节深埋于最末胸节之后,尾节大而呈半球形,尾肢短于尾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寄生于鱼类胸鳍后的特别囊内,不能自由游泳,幼虫可寄生于鱼的体表。

2.幼体寄生于鲤、鲫等淡水鱼体表。

3.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南方水域。

2.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水域。

3.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浙江、台湾、云南等地水域也有。

性状性状鉴别,全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0-18mm,宽6-9mm。有的皱缩,触角多脱落,并带有残存的足。黄白色至褐色。背面有明显的棱。质脆,气腥。

药理作用鱼虱子对小鼠腹水癌及棱形细胞肉瘤生长,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降逆开郁;活血止痛。主噎膈;反胃;胃脘疼痛;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g。

注意胃溃汤吐血者勿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矾

    药材名称山矾拼音Shān Fán别名尾叶山矾来源山矾科山矾Symplocos caudata Wall.,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浙江。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主

  • 秤杆升麻

    药材名称秤杆升麻拼音Chènɡ Gǎn Shēnɡ Má别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贵州民间药物》),猫儿翻甑、搬倒甑(《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

  • 山臭草

    药材名称山臭草拼音Shān Chòu Cǎo别名闷头花、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大叶紫堇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temull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

  • 叉枝鸦葱

    药材名称叉枝鸦葱拼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别名苦葵鸦葱、羊奶及及、散枝鸦葱、分枝鸦葱来源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滇南冠唇花

    药材名称滇南冠唇花拼音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

  • 无距耧斗菜

    药材名称无距耧斗菜拼音Wú Jù Lóu Dòu Cài别名野前胡、千年耗子屎、黄风来源毛茛科无距耧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

  • 梅花刺果

    《中药大辞典》:梅花刺果药材名称梅花刺果拼音Méi Huā Cì Guǒ别名打油果(《贵阳民间药草》),打枪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果实。夏、秋

  • 碎骨红

    药材名称碎骨红拼音Suì Gǔ 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ibindendron kwangtungenseS.Y.Hu(C.kwangtungen

  • 野料豆

    药材名称野料豆拼音Yě Liào Dòu别名零乌豆、马料豆(《本草汇言》),细黑豆、稽豆、料豆(《本经逢原》),马豆(《本草经解》)。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种子。秋季

  • 相思藤

    《中药大辞典》:相思藤药材名称相思藤拼音Xiānɡ Sī Ténɡ别名土甘草(《广西药植图志》),山甘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5~10月采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