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高原鸢尾子

高原鸢尾子

药材名称高原鸢尾子

拼音Gāo Yuán Yuān Wěi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卷鞘鸢尾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potaninii Maxim.

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去果壳及杂质,留取种子,再晒干。

原形态卷鞘鸢尾多年生草本,高10-15cm。基部围有纤维状的老叶叶鞘,向外卷曲,褐黄色。根茎短粗,块状;根粗而长,黄白色,近肉质。叶基生;叶片条形,长5-18cm,宽2-3mm,先端渐尖,全缘。花葶极短,不伸出地面,基部有l-2枚鞘状叶;苞片2枚,狭披针形,内含有1朵花,花柄极短;花黄色,直径达5cm;花被管漏斗状,长1.4-4cm,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中脉上密生橘黄色须毛状附属物,内轮裂片被针形,先端微凹.直立;雄蕊长约2cm.花丝白色,花药紫色;子房纺锤形,花柱分枝3,花瓣状,先端2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具微齿。蒴果椭圆形,长3-3.5cm,直径1.3-1.6cm,先端具1短咏;种子近梨形,直径约3mm,棕色,表面有皱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石质山坡或干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性味微苦;甘;凉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主肠痈;蛔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燕麦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灵药材名称燕麦灵拼音Yàn Mài Línɡ别名铜脚威灵、倒吊花、接骨一支箭来源菊科云南兔耳风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

  • 峨眉黄芩

    药材名称峨眉黄芩拼音é Méi Huánɡ Qín英文名Omei Skullcap别名白藿香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

  • 凤尾茶

    《中药大辞典》:凤尾茶药材名称凤尾茶拼音Fènɡ Wěi Chá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

  • 拘那花

    《中药大辞典》:拘那花药材名称拘那花拼音Jū Nà Huā别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原

  • 兔儿风

    药材名称兔儿风拼音Tù ér Fēnɡ别名心肺草、石凤丹(四川)。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儿风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叶柄长7~12厘米,紫色;叶阔披针形至长

  • 白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药材名称白药子拼音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

  • 撒发

    药材名称撒发拼音Sā Fā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A.bullatifol

  • 西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西南小阴地蕨拼音Xī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西南阴地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薄叶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daucifoliu

  • 西藏花木通

    药材名称西藏花木通来源毛茛科西藏花木通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以茎藤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水肿,膀胱炎,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