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饱饭花枝叶

饱饭花枝叶

《中药大辞典》:饱饭花枝叶

药材名称饱饭花枝叶

拼音Bǎo Fàn Huā Zhī Yè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枝叶。全年可采。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治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饱饭花枝叶

药材名称饱饭花枝叶

拼音Bǎo Fàn Huā Zhī Yè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Dielsvar.laetum(Diels)Metc;V.sprengelii(G.Don)sleumer;V.laetum Dielsvar.undula-tumY.C.Y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节段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1-2(-7)m。幼枝密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老枝灰黑色,通常无毛。叶柄长3mm,被短柔毛或有时无毛;叶片薄革质,卵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8.5cm,宽1.5-3.5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边缘有锯齿,表面除沿中脉密被微柔毛外,其余无毛,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和生枝顶叶腋,长4-10cm;苞片宽卵形,长2-4mm,通常脱落,小苞片2,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萼筒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半圆形;花冠白色,坛状或钟状,裂齿短小,狭三角形,直立或反折;雄蕊内藏,花丝被疏柔毛,药室背部有短距;花柱不伸出花冠。浆果成熟时紫红色,果梗细长,有时可长达1cm,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790-2000m的松、栎林下或阳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主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骨柴叶

    药材名称鸡骨柴叶拼音Jī Gǔ Chá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zia fruticosa(D.Don)Reh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

  • 翅茎香青

    药材名称翅茎香青拼音Chì Jīnɡ Xiānɡ Qīnɡ别名白四棱锋、枫茄香。出处浙江《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来源为菊科植物翅茎香青的全草。秋季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特殊芳香

  • 倒钩刺

    《中药大辞典》:倒钩刺药材名称倒钩刺拼音Dǎo Gōu Cì别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的全株。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小灌木,

  • 小花琉璃草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清

  • 补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血草药材名称补血草拼音Bǔ Xuè Cǎo别名盐云草、盐云参、匙叶草、矶松来源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

  • 锥螺厣

    药材名称锥螺厣拼音Zhuī Luó Yǎn英文名prick snai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及笋锥螺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urritella bacil

  • 鲤鱼脑

    《中药大辞典》:鲤鱼脑药材名称鲤鱼脑拼音Lǐ Yú Nǎ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30毫克。

  • 鰕虎鱼

    《中药大辞典》:鰕虎鱼药材名称鰕虎鱼拼音Xiā Hǔ Yú别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鳁、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

  • 金鸡勒

    《中药大辞典》:金鸡勒药材名称金鸡勒拼音Jīn Jī Lè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

  • 木半夏叶

    药材名称木半夏叶拼音Mù Bàn Xià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multifl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