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青箭杆草

青箭杆草

药材名称青箭杆草

拼音Qīnɡ Jiàn Gǎn Cǎo

别名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茎马兰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全体有短毛。基部叶花后雕落;茎上叶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6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下延成短柄或近乎无柄,边缘具深浅不同的锯齿,下面有毛。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有梗,直径约1.5厘米;总苞钟形,苞片3列,有毛,外列较短,椭圆形,内列较长,线形;舌状花1列,白色,雌性,舌片长约7毫米,管长约2.5毫米;管状花黄色,两性,长约6毫米,雄蕊5,花药基部钝而全缘,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有毛;冠毛棕黄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分布华东、西南等地。

性味性凉,微苦辛。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理气,止痛。

复方①治骤然胸口痛如刀刺:青箭杆草叶三钱五分,田蒿子二钱五分,小种巴茅心三根。对开水捣烂,取汁服(用药渣搓痛处)。每次一酒杯,连服三次。

②治周身疼痛,有时胸痛彻背:青箭杆草三钱,铁箭风根二钱。共捣烂,对淘米水吃。每次半茶杯。

③治风热感冒:青箭杆草根、牛蒡子根各三钱,紫苏根二钱,桑树根、黄巴茅根各一钱。熬水服,每日三次,每次半饭碗。

④治蛇咬伤:先将头顶(百会)用针刺出微血,再用青箭杆草适量捣烂敷上,用扇频扇至发凉及疮口出黄水,病即减轻。(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心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心叶风毛菊拼音Xīn Yè Fēnɡ Máo Jú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出处本品以山芍药之名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茎,高三四尺。大叶如马蹄而尖,甚长

  • 银白杨叶

    药材名称银白杨叶拼音Yín Bái Yá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alb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高达25cm

  • 小麦

    《中药大辞典》:小麦药材名称小麦拼音Xiǎo Mài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

  • 二色补血草

    《中药大辞典》:二色补血草药材名称二色补血草拼音èr Sè Bǔ Xuè Cǎo别名燎眉蒿(《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 多穗石柯叶

    《中药大辞典》:多穗石柯叶药材名称多穗石柯叶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Yè别名甜茶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春、夏采收。原形态

  • 对生耳蕨

    药材名称对生耳蕨拼音Duì Shēnɡ ěr Jué别名蜈蚣草、灰贯众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对生耳蕨Polystichum deltodon (Bak.)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凉伞盖珍珠

    药材名称凉伞盖珍珠拼音Liánɡ Sǎn Gài Zhēn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罗伞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hanceana Me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

  • 野兔骨

    药材名称野兔骨拼音Yě Tù Gǔ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兔

  • 丁香油

    《中药大辞典》:丁香油药材名称丁香油拼音Dīnɡ Xiānɡ Yóu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性状为淡黄或无色得

  • 山楂叶

    《中药大辞典》:山楂叶药材名称山楂叶拼音Shān Zhā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叶。功能主治叶和花泡茶服可治高血压。《肘后方》:"茎叶煮汁,洗漆疮。&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