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长毛风毛菊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

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 F. [S. uillosa Franch.]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长毛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茎肥厚,顶端密被膜质残存叶柄;茎被白以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6cm,宽2-3cm,先端稍尖,基部狭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齿,两面被疏长柔毛或仅叶缘有睫毛;茎生叶1-3,条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2-3.5cm;总苞卵状钟形,长约2cm;总苞片3层,全部或边缘紫色,基部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条形,3层,绿黄色;托片长短不等;小花管状,紫色,长达2cm。瘦果圆柱状,长3-4cm,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5200m的高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主水肿;腹水;胞腔积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种水肿。分布于甘肃西部、青海、湖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冰草白穗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药材名称冰草白穗拼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

  • 菰米

    《中药大辞典》:菰米药材名称菰米拼音Gū Mǐ别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

  • 荔枝叶

    《中药大辞典》:荔枝叶药材名称荔枝叶拼音Lì Zhī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枝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qu

  • 尿桶弓

    《中药大辞典》:尿桶弓药材名称尿桶弓拼音Niào Tǒnɡ Gōnɡ别名水肿木、火汤木、山木香(《广西药植名录》),羊角、黑汉豆、三角果(《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

  • 金丝猴

    药材名称金丝猴拼音Jīn Sī Hóu别名金线狨(《杨文公谈苑》),狨(《本草拾遗》),仰鼻猴(《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来源为猴科动物金丝猴的脂肪油或血肉。原形态体长53~77

  • 臭黄皮

    药材名称臭黄皮别名臭麻木、假黄皮、五暑叶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 f.,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阴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行

  • 胡燕卵

    《中药大辞典》:胡燕卵药材名称胡燕卵拼音Hú Yàn Lu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卵。原形态金腰燕,又名:胡燕、夏候(陶弘景),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体长约

  • 红天葵

    《中药大辞典》: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药植名

  • 鸡谷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谷草药材名称鸡谷草拼音Jī Gǔ Cǎo别名粘身草、粘人草、鸡谷根来源禾本科金须茅属植物竹节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 (Retz.)Trin.的全草。全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