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银紫丹参

银紫丹参

药材名称银紫丹参

拼音Yín Zǐ Dān Shēn

别名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地黄鼠尾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除戏叶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地黄鼠尾草,多年生30-60cm。茎直立,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基出叶叶柄长6-8cm,茎生叶具短柄或至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3.5-11cm,宽2-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圆齿,上面绿色,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短绒毛。轮伞花序,每办公轮有4-6朵,3-8轮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倒卵圆形,被长柔毛;花梗长3-4mm;花萼钟状,二唇形,下唇较上唇稍大;花冠黄色,有淡紫色斑点,冠筒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较大,中裂片倒心形;发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扁平;花柱长,下唇较大,中裂片倒心形;发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扁平;花柱长,超出花冠很远,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子房裂片卵圆形。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圆形,腹面具棱,光滑。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600m的山地松林下及荒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省。

性状性状鉴别,根呈圆锥形,长5-25cm,直径1-3cm,表面红色。质松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根含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还含白云参甙(baiyunoside),山栀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 8-O-acetate),6-O-丁香基-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6-O-syringyl-8-O-acetyl shan zhiside methyl ester)。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湿解毒。主胸痹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崩漏;赤白带下;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边旗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 獾骨

    药材名称獾骨拼音Huān Gǔ别名土猪骨、沙獾骨、貒骨、土猪子骨来源食肉目鼬科猪獾Arctonyx collaris collaris F. Cuvier,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酸,温。功

  • 柏树果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药材名称柏树果拼音Bǎi Shù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

  • 狗屎花根

    《中药大辞典》:狗屎花根药材名称狗屎花根拼音Gǒu Shǐ Huā Gēn别名鸡爪参(《贵州民间方药集》),接骨草根(《全展选编·外科》)。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倒提壶的根。性味甘

  • 盐肤子

    药材名称盐肤子拼音Yán Fū Zǐ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

  • 牛奶浆

    药材名称牛奶浆拼音Niú Nǎi Jiānɡ别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中

  • 鸡肉

    《中药大辞典》:鸡肉药材名称鸡肉拼音Jī Ròu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原形态家鸡(《千金·食治》),又名:烛夜(崔豹《古今注》)。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

  • 蒺藜

    《中国药典》:蒺藜药材名称蒺藜拼音Jí Lí英文名FRUCTUS TRIBULI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

  •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拼音Dīnɡ Qié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

  • 白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背叶药材名称白背叶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来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