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发草

金发草

药材名称金发草

拼音Jīn Fā Cǎo

别名竹蒿草、笔须、龙奶草、羊丕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Hac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金发草 多年生草本,根头坚硬,须根较粗壮。秆质坚硬,基部被毛茸之鳞片,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60cm,基部径1-2mm,具多节,节被髭毛,上部各节常多回分枝;叶鞘口边缘被纤毛;叶舌短或近于无;叶片线形,长1.5-5.5cm,宽1.5-4mm,先端渐尖,两面均甚粗糙,扁平或内卷。总状花序一枚顶生,细弱,弯曲,乳黄色,长1.3-3cm,宽约2mm;穗轴节间和小穗柄几相等长,先端稍膨大,两侧具细长纤毛;无柄小穗长2.5-3mm,基盘上具柔毛;第1颖扁平,稍短于第2颖,先端截平并具纤毛,具3-4脉,脉上糙涩,第2颖舟形,与小穗等长,近先端边缘处被长纤毛,具一脉并延伸成芒,芒长13-20mm,稍曲折。第1花雄性,外稃长圆状披针形,无芒,稍短于第1颖,内稃长圆形,等长或稍短于外稃;雄蕊2,花药黄色;第2花两性,外稃先端2裂,齿间伸出弯曲的芒,内稃与外稃等长;雄蕊2,花药黄色;子房细小,卵状年圆形,无毛;花柱2,柱头帚刷状;有辆小穗形较小,第1花缺如,第2花或可两性,具1推蕊。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石缝中,或河岸潮湿之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主热病烦渴;黄疸型肝炎;脾肿大;糖尿病;消化不良;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波罗蜜叶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叶药材名称波罗蜜叶拼音Bō Luó Mì Yè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

  • 鼋膏

    《中药大辞典》:鼋膏药材名称鼋膏拼音Yuán Gāo别名鼋脂(《淮南万毕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鼋甲"条。功能主治张鼎:&quo

  • 矮子常山

    药材名称矮子常山拼音ǎi Zi Chánɡ Shān别名木质山海螺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小叶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

  • 船盔乌头

    药材名称船盔乌头拼音Chuán Kuī Wū Tó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

  • 台湾肺形草

    药材名称台湾肺形草拼音Tái Wān Fèi Xí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台湾肺形草及日本双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pterospermum taiwanense(Ma

  • 团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

  • 倒挂牛

    《中药大辞典》:倒挂牛药材名称倒挂牛拼音Dào Guà Niú别名大牛昴、朝天子、牛王刺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

  • 合萌根

    《中药大辞典》:合萌根药材名称合萌根拼音Hé Ménɡ Gēn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根。性味①《江西草药》:"性寒,味甘。"②《福建中草药》

  • 紫花地丁

    《中国药典》:紫花地丁药材名称紫花地丁拼音Zǐ Huā Dì Dīnɡ英文名HERBA VIOLAE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

  • 小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药材名称小檗拼音Xiǎo Bò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来源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黄连刺B.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