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刚刺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

拼音Jīn Gānɡ Cì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

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色。枝绿色,具黑褐色的扁刺.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叶柄长7~12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卷须。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花白色或绿白色,花被片4。浆果近球形,黑色,含种子3枚。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可用至一两);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治颈淋巴结核:金刚刺一至二两,炖猪肉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本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参见"威灵仙"条。

同属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金刚刺入药。参见"金刚藤头"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猪骨

    《中药大辞典》:猪骨药材名称猪骨拼音Zhū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骨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治下痢、疮癣。①《纲目》:"颊骨煎汁服,解丹

  • 隆萼当归根

    药材名称隆萼当归根拼音Lónɡ è Dānɡ Guī Gēn别名土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隆萼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oncosepala Hand,-Mazz.采收和储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山臭草

    药材名称山臭草拼音Shān Chòu Cǎo别名闷头花、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大叶紫堇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temull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

  • 大羽铁角蕨

    药材名称大羽铁角蕨拼音Dà Yǔ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Largepinna Spleenwort别名萃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大羽铁角蕨的全草

  • 烂泥蒿

    药材名称烂泥蒿拼音Làn Ní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齿叶灯台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 黄水芋草

    药材名称黄水芋草拼音Huánɡ Shuǐ Yù Cǎo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治小儿癣疮。研末调菜油外搽。摘录《中药大辞典》

  • 岩梭花

    药材名称岩梭花拼音Yán Suō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丛毛羊胡子草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phorum comosum(Wall.)Nees采收和储藏:6-7月采花,晒干。原形态

  • 锥连栎

    药材名称锥连栎拼音Zhuī Lián Lì别名黄栗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锥连栎的茎白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franchetii Skan.采收和储

  • 木麻黄

    药材名称木麻黄拼音Mù Má Huánɡ别名木贼叶木麻黄、木贼麻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