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藤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别名素馨花、香花藤

来源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咽喉肿痛,尿闭,外伤出血,骨折,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鲜品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固定,或鲜叶捣烂或研粉热水调匀外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拼音Jīn Sī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樟叶素馨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挖出后,除净泥土,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高1-4m。全株元毛。小枝圆柱形或具沟纹,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4-10mm,扭转,有关节;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稀被针形,长5-10.5cm,宽1.5-4.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反卷,基出脉5条,外侧1对不明显,向上延伸直达上部,并与横脉相连接。花单生,或呈伞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5朵;花序无梗或梗长0.2-2cm;苞片线形,长2-4mm;花梗细长,长1.4-2.5cm,向上渐增粗;萼管长2-3mm,裂片5枚,尖三角形,长1-2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0.9-1.3cm,径1-2mm,裂片9-11枚,披针形,长1.1-2cm,宽1.5-3mm,先端渐尖。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1.5cm,径0.8-1.5cm,呈黑色。花期3-9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接骨疗伤。主咽喉肿痛;热毒疮疡;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茅栗根

    药材名称茅栗根拼音Máo Lì Gēn出处1.茅栗,《蜀本草》:“《图经》云:茅栗似板栗而细,其树虽小,然叶与诸栗不殊,春生,夏花,秋实,冬枯。今所在有之。”2.《纲目》谓:“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赤麻

    药材名称赤麻拼音Chì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或嫩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hylla D.

  • 杨枸花

    药材名称杨枸花拼音Yánɡ Jǔ Huā别名毛白杨来源杨柳科杨枸花Populus tomentosa Carr.,以根、皮、花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华北、西北、华东。性味苦、甘,寒。功能主治清

  • 细叶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细叶十大功劳拼音Xì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英文名Folium Mahoniae别名木黄连、竹叶黄连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

  • 土圞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圞儿药材名称土圞儿拼音Tǔ Luán ér别名九牛子、九子羊、土蛋、地栗子、野凉薯、金线吊葫芦[江西德兴]来源为豆科土圞儿属植物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

  • 龙眼核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核药材名称龙眼核拼音Lónɡ Yǎn Hé来源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种子入药。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止血

  • 华鹅耳枥

    药材名称华鹅耳枥拼音Huá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千金榆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cordata B1.var.chinensis Franch.[C.ch

  • 金甲豆

    药材名称金甲豆拼音Jīn Jiǎ Dòu英文名Sieve Bean别名黄帝豆、五色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本品种子如不充分烤熟,食之可引起氢氰酸中毒。又据报

  • 花被单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被单药材名称花被单拼音Huā Bèi Dān别名八面风、长蕊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花被单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