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茶子

野茶子

《中药大辞典》:野茶子

药材名称野茶子

拼音Yě Chá Zǐ

出处《四川滞洪药志》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果实

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小枝较粗糙。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化很大,披针形、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5.5厘米,先端钝或浑圆或微凹,基部楔形,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序梗上;萼片5,近圆形;花瓣5;雄蕊10;子房3室,花柱顶端3浅裂。浆果直径约3毫米,紫红色,顶端有1残留的花柱。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区的林中。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止渴,醒脑。治暑热口渴,小便不利,肠炎泻痢及头昏目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肠炎泻痢:野茶子、马齿苋、板蓝根山石榴仙鹤草。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茶子

药材名称野茶子

拼音Yě Chá Zǐ

英文名Fruit of Obtuseleaf Eurya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obtusifolia H.T.Cha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钝叶柃 小灌木,高1-2m。小枝较粗壮。单叶互生,叶柄短;叶革质,形状变化很大,披针形、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先端钝或浑圆,微凹或微缺,基部楔形,边缘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锯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小,单性,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梗上;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白色,基部稍连合;雄蕊10;子房上位,3室,花柱先端3浅裂。核果状浆果,直径约3mm,紫红色,先端有1残存的花柱。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不规则的球形,直径约2m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先端有残存花柱,有的基部可见花萼和果柄。气香,味微苦。

性味凉;苦;涩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目渴;利尿;提神。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泻痢;神疲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复方治肠炎泻痢:野茶子、马齿苋、板蓝根山石榴仙鹤草。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峨山草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山草乌药材名称峨山草乌拼音é Shān Cǎo Wū来源毛茛科飞燕草属植物卷距飞燕草Delphinium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初春或秋季采挖,除

  • 山棯根

    药材名称山棯根拼音Shān Shěn Gēn别名岗棯根(《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盆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微酸,性子。①广州部队《常用中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羊血

    《中药大辞典》:羊血药材名称羊血拼音Yánɡ Xu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

  • 龙眼树皮

    《中药大辞典》:龙眼树皮药材名称龙眼树皮拼音Lónɡ Yǎn Shù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皮的韧皮部。功能主治治疳积,疔疮。①《岭南采药录》:"能杀虫,可洗疳疮。"②《南宁市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毛杨梅根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根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琉璃草根

    《中药大辞典》:琉璃草根药材名称琉璃草根拼音Liú Lí Cǎo Gēn别名倒提壶、大赖毛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春、秋挖根,晒干。原形态多年

  • 发痧藤

    《中药大辞典》:发痧藤药材名称发痧藤拼音Fā Shā Ténɡ别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