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漆树叶

野漆树叶

药材名称野漆树叶

拼音Yě Qī Shù Yè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

原形态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嫩枝和冬芽具棕黄色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以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或近于光滑,下面有黄柔毛,侧脉18~25对显着;叶柄短,有毛。圆锥花序侧生;序梗密生棕黄色毛;花细小,黄色;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5裂;花瓣5;雄蕊5,在雌花中不完全;子房无柄,上位,1室,花柱3。核果偏斜而扁,宽大于高,横径约8毫米,淡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野漆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野漆树甙。枝含非瑟素、黄颜木素。种子含脂肪油。

药理作用非瑟素有解痉作用,在小鼠小肠标本上,它对抗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为罂粟碱的166%。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蛔虫病,创伤出血,胼胝。

《福建民间草药》:"破血通经,消积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复方①治蛔虫:野漆树叶三至五钱。酌加水煎,取半小碗,早晚饭前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创伤出血:野漆树叶晒干研末敷掺。(《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胼胝:野漆树鲜叶-至二两。和桐油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地柏枝

    药材名称大地柏枝别名长江蹄盖蕨、山柏、散柏枝来源蕨类蹄盖蕨科长江蹄盖蕨Athyrium iseanum Rosens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

  • 黄龙藤

    药材名称黄龙藤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别名五香藤、通气香、铁骨散、小血藤、蛇毒药、拔毒散、小红袍、岩青叶、大红袍、满山香、滑藤、紫龙、血藤、五沙藤出处黄龙藤收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说"

  • 岩泽兰

    药材名称岩泽兰拼音Yán Zé Lán别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岩泽兰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茎匍匐,红褐色,节处生根,上部

  • 小苏苏棵花

    药材名称小苏苏棵花拼音Xiǎo Sū Sū Kē Huā别名半边花、半瓣花、坝子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采收和

  • 丁香枝

    《中药大辞典》:丁香枝药材名称丁香枝拼音Dīnɡ Xiā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枝。功能主治《纲目》:"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用法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长松

    药材名称长松拼音Chánɡ Sōnɡ别名爬地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偃松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pumila (Pall.)Regel[Pinus cembra L.var. pum

  • 青蒜

    药材名称青蒜拼音Qīnɡ Suà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醒脾气,消谷食。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盐麸叶

    《中药大辞典》:盐麸叶药材名称盐麸叶拼音Yán Fū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化学成分含槲皮甙、没食子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