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油麻

野油麻

《中药大辞典》:野油麻

药材名称野油麻

拼音Yě Yóu Má

别名地参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状茎,基部匍匐生根。茎直立,单一或分枝,方形;棱上有倒生长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心形,边缘有钝齿,两面均有白色柔毛,下面较密;叶柄短,长0.2~0.5厘米。轮伞花序,花轮7~13,每轮有花6至多数,腋生或顶生于枝梢;苞片很小,刚毛状,对生于小花柄基部;花萼钟状,长0.7厘米,外面被有长毛,2唇形,5齿裂,齿端有针状尖;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1.3厘米,唇瓣外被长柔毛,上唇长圆形,全缘,下唇有3裂片;雄蕊4,2强,伸出冠简外而盖于上唇之下;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4枚,倒卵形,黑褐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河岸、草丛中或山野路旁。分布陕西、江苏、安徽、贵州、湖北、四川、江西、台湾。

性味性温,味辛微甘。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止血生肌。

复方①治久痢:野油麻一两。煨水服。

②治病后虚弱:野油麻一两。炖肉吃。

③治外伤出血:野油麻适量,捣绒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油麻

药材名称野油麻

拼音Yě Yóu Má

英文名Herb of Oblongleaf Betony

别名地参、水茴香、千密灌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s oblongifolia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状茎。茎高0.5-1m,在棱及节上有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2mm,或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2cm,先端微急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状披针形披针形,长3-7cm,宽1-2cm,先端微急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破柔毛,下面密被柔毛状绒毛,沿脉上被长柔毛;轮伞花序通常6花,下部者远离,上部者密集排列成长5-8cm,假穗状花序;小苞片条形,具微柔毛;花萼钟状,连齿长7mm,外被具腺绒毛,沿脉疏和长柔毛,10脉,齿5,三角状披镖形,具刺尖头;花冠粉红色或粉红色紫色,长约1.3cm,筒内面在喉部具微柔毛,毛环不显或缺,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肾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花盘平顶,波状。小坚果卵球形。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止血。主病后体弱;气虚乏力;久痢;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久痢:野油麻一两。煨水服。②治病后虚弱:野油麻一两。炖肉吃。③治外伤出血:野油麻适量,捣绒敷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鱼尾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药材名称白鱼尾拼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

  • 小红人

    《中药大辞典》:小红人药材名称小红人拼音Xiǎo Hónɡ Rén别名土三七、大碎米草(《贵州药植目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

  • 雷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公藤药材名称雷公藤拼音Léi Gōnɡ Ténɡ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 省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藤药材名称省藤别名红藤、赤藤、黄藤来源棕榈科省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Hance) Becc.[Calamus margaritae Hance],以茎

  • 网脉山龙眼

    药材名称网脉山龙眼拼音Wǎnɡ Mài Shān Lónɡ Yǎn别名亮光子、苦锯子、仇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网脉山龙眼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reticulata W.

  • 大叶黄杨根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根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us Thunb.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根部,洗

  • 白花藤

    《中药大辞典》:白花藤药材名称白花藤拼音Bái Huā Ténɡ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

  • 树甘草

    药材名称树甘草别名裂果金花、当娜、大树甘草来源茜草科树甘草Schizomussaenda dehiscens (Craib) Li,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

  • 毛勾儿茶

    药材名称毛勾儿茶拼音Máo Gōu ér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huana 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

  • 白饭豆

    药材名称白饭豆拼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