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酸猴儿

酸猴儿

药材名称酸猴儿

拼音Suān Hóu ér

英文名Faber Fordiophyton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药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aberi Stapf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或亚灌木,高30-80cm。茎四棱,有槽,无毛,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4.3cm,常被白色小腺点,顶端与叶柄连接处具短缺少毛;叶片膜质,广披针形到卵形,长5-14.5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具不甚明显的细锯齿,叶面被紧贴的微柔毛,背面几无毛或被极不明显的微柔毛及白色不腺点;基脉5条。聚伞花序或被极不明显的微柔毛及白色小腺覆瓦状排列的苞片,通常带紫红色,透明:花4,花萼长漏斗形,具4棱,长1.4-1.5cm,被腺毛及白色小腺点,裂片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4.5mm,具腺毛状缘毛;花瓣红色或紫红色,长圆形,先端偏斜,具腺毛状小尖头,长约1.1cm,外面被紧贴的疏糙伏毛及白小腺点;雄蕊4长4短,长者花丝长1.1cm,花药线形,长约1.5cm,弯曲,基部呈羊角状伸长,短者花丝长约7mm,花药长圆形,长约3mm;子房下位,先端具膜质冠,冠檐具缘毛。蒴果倒圆锥形,顶孔4裂,最大处直径约5mm,宿萼与蒴果同形,无毛,膜质冠伸出萼处。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800m的林下、沟边或路边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展开后呈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7-14cm,宽2.5-5cm,边缘有细锯齿,主脉5-7条,横支脉不明显,上面疏生短糙伏毛,下面无毛,有长柄,叶片外面呈黄绿色,内面显深绿色。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肺解毒。主风湿热痹,肺热咳嗽,漆疮

用法用量外用: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用于漆疮、外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棉花药材名称野棉花拼音Yě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野牡丹、接骨莲、铁蒿、水棉花、土白头翁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

  • 骆驼蓬子

    《中药大辞典》:骆驼蓬子药材名称骆驼蓬子拼音Luò Tuo Pénɡ Zǐ出处《新疆中草药》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成熟时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3.92%,6.4~7.0

  • 八股绳

    药材名称八股绳拼音Bā Gǔ Sh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有柄马尾衫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hamiltonii(Spreng.)Love et Love va

  • 二裂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二裂叶委陵菜别名痔疮草、黄瓜绿草、地红花、土地榆、黄瓜瓜苗、二裂翻白草、希日根[蒙名]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二裂叶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以带根全草或垫状茎基入药。夏

  • 杏香兔耳风

    药材名称杏香兔耳风别名一支香[浙江、福建]、兔耳风[广东]、兔耳一支香、朝天一支香、四叶一支香、扑地金钟来源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以全草入药。

  • 乌鱼蛋

    《中药大辞典》:乌鱼蛋药材名称乌鱼蛋拼音Wū Yú Dàn出处《药性考》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的缠卵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性味《药性考》

  • 人面子根皮

    《中药大辞典》:人面子根皮药材名称人面子根皮拼音Rén Miàn Zi Gēn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根皮。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切碎

  • 五倍子苗

    《中药大辞典》:五倍子苗药材名称五倍子苗拼音Wǔ Bèi Zǐ Miáo出处《履巉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幼嫩枝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性味性温

  • 栲栗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米锥栗、勒翠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去果壳,

  • 岩枇杷

    药材名称岩枇杷拼音Yán Pí Pá别名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a rufercens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