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逆阿落

逆阿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逆阿落

药材名称逆阿落

拼音Nì ā Luò

来源蓼科逆阿落Polygonum periginatoris Pauls.,以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涩肠止痢。主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逆阿落

药材名称逆阿落

拼音Nì ā Luò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逆阿落。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壮,肉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叶互生或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或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叶脉突出;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复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涩肠止痢。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逆阿落

药材名称逆阿落

拼音Nì ā Luò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枝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tortuosum D.Don [P.pe-riginatoris Pauls.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挖根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高30-50cm。根粗壮,木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具叉状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或近于无毛。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偏斜;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4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或近无毛。花两性,花序圆锥状,顶生;花小,密集,白色;花被片5深裂,椭圆形;雄蕊8;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黄褐色,有光泽,长约3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900m的山坡草地、河滩沙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

性味辛;涩;性温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痢。主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谷精草

    《中国药典》:谷精草药材名称谷精草拼音Gǔ Jīnɡ Cǎo英文名FLOS ERIOCAULI别名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来源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枇杷花药材名称枇杷花拼音Pí Pá Huā别名土冬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低聚糖。性味《重庆草药》:&q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

  • 神黄豆

    《中药大辞典》:神黄豆药材名称神黄豆拼音Shén Huánɡ Dòu别名回回豆(《药材学》)。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豆科植物节果决明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后摘下,晒干。原形

  • 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赛葵药材名称赛葵拼音Sài Kuí别名黄花棉、山黄麻、大叶黄花猛、山桃仔来源锦葵科赛葵属植物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um (L.)Gar

  • 安胎药

    药材名称安胎药拼音ān Tāi Yào别名骨筋草、吓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采收和

  • 水杨枝叶

    《中药大辞典》:水杨枝叶药材名称水杨枝叶拼音Shuǐ Yánɡ Zh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种植物红皮柳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性味《唐本草

  • 榔榆茎

    药材名称榔榆茎拼音Lánɡ Yú Jīnɡ别名鸡筹仔茎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