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辉葱

辉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辉葱

药材名称辉葱

别名宗娃[藏名]

来源百合辉葱Allium splendens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全草:发散风寒,止痢。主治感冒头痛,发热无汗,胸胁疼痛,肠炎痢疾。

籽:壮阳止浊。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辉葱

药材名称辉葱

拼音Huī Cō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辉韭的全草及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strictum Schrader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抖净泥土,鲜用;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辉韭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鳞茎柱状圆锥形,单生或2枚聚生;鳞茎外皮褐色,网状纤维质。花葶圆柱形,高30-60cm,1/3左右具叶鞘。叶3-4枚,狭条形,宽2-5mm。总苞比花序短,2裂,宿存;伞形花序半球形或球形,多花;花梗等长,为花被的1.5-2(-3)倍长,具苞片;花淡紫色;花被片6,长4-5mm,具1深色中脉,内轮的椭圆形或长圆形,比外轮的略长,外轮的长圆状卵形;花丝等于或稍长于花被片,基部合生并与花被贴生,内轮花丝基部扩大,两侧各具1-4枚大小不等的齿,扩大部分长宽近相等;子房倒卵圆形,基部具3个凹穴;花柱略伸出花被;柱头近头状。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温中祛寒。主感冒风寒;寒热无汗;中寒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苎麻

    药材名称野苎麻拼音Yě Zhù Má别名野麻、大接骨、八楞麻、双合合、老母猪挂面、牛鼻子树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束序苎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si

  • 杏花

    《中药大辞典》:杏花药材名称杏花拼音Xìnɡ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quo

  • 白杨枝

    《中药大辞典》:白杨枝药材名称白杨枝拼音Bái Yá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枝。功能主治《纲目》:"消腹痛,治吻疮。"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水獭

    药材名称水獭拼音Shuǐ Tǎ别名水狗性味(肝)甘、温、有毒。功能主治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摘

  •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药材名称菊花苗拼音Jú Huā Miáo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性味《本草求原》:"甘微

  • 救军粮叶

    《中药大辞典》:救军粮叶药材名称救军粮叶拼音Jiù Jūn Liá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叶。原形态形态详"赤阳子"条。功能主

  • 山柳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菊药材名称山柳菊拼音Shān Liǔ Jú别名伞花山柳菊、柳叶蒲公英来源菊科山柳菊属植物山柳菊Hieracium umbelatum L.,以根及全草入药。夏季采全草

  • 甘肃棘豆

    《中药大辞典》:甘肃棘豆药材名称甘肃棘豆拼音Gān Sù Jí Dòu别名色舍儿(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肃棘豆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

  • 黄荆枝

    《中药大辞典》:黄荆枝药材名称黄荆枝拼音Huánɡ Jīnɡ Zhī别名黄金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枝条。性味《南宁市药物志》:&

  •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