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豇豆壳

豇豆壳

《中药大辞典》:豇豆壳

药材名称豇豆壳

拼音Jiānɡ Dòu Ké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荚壳

功能主治镇痛,消肿。治腰痛,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3~5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豇豆壳

药材名称豇豆壳

拼音Jiānɡ Dòu Ké

英文名Cowpea pod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Walp.的荚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gna unguiculata (L.)Walp.[Dolichos unguiculata L.;Vigna sinensis (L.)Sav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果实,除去种子,晒干。

原形态豇豆一年生缠绕草本。茎无毛或近无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片菱状卵形,长5-13cm,宽4-7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稍小,斜卵形;托叶菱形,长约1cm,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较叶短,着生2-3朵花;小苞片匙形,早落;萼钟状,萼齿5,三角状卵形,无毛;花冠蝶形,淡紫色或带黄白色,旗瓣、翼瓣有耳,龙骨瓣无耳;雄蕊10,二体,(9)+ l;子房无柄,被短柔毛,花柱顶部里侧有淡黄色髯毛。荚果条形,下垂,长20-30cm,宽在1cm以内,稍肉质而柔软。种子多颗,肾形或球形,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甘;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利水消肿;镇痛;解毒。主腰痛;肾炎;胆囊炎;带状疱疹;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鲜者90-150g。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珍珠母

    《中国药典》:珍珠母药材名称珍珠母拼音Zhēn Zhū Mǔ英文名CONCHA MARGARITIFERA别名真珠母、明珠母来源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

  • 南天竹梗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梗药材名称南天竹梗拼音Nán Tiān Zhú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化学成分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

  • 小百部

    《中药大辞典》:小百部药材名称小百部拼音Xiǎo Bǎi Bù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块根。2~3月间,挖取生长2~3年的地下块根,洗净泥土

  • 头顶一支花

    药材名称头顶一支花来源报春花科头顶一支花Lysimachia fistulos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用法用量鲜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飞蛾藤

    药材名称飞蛾藤来源旋花科飞蛾藤Porana racemosa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发表、消食积。主治伤风感冒,食积不消。用法用量3~5钱。

  • 野木瓜果

    药材名称野木瓜果拼音Yě Mù Guā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untonia chinensis DC

  • 柠檬桉树脂

    药材名称柠檬桉树脂拼音Nínɡ Ménɡ ān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树干上流出的黑褐色硬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citriodora Hooki.f.采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毛木树

    药材名称毛木树别名麻木树、毛木叶、木荷树、峨嵋木荷、西南木荷来源山茶科毛木树Schima wallichii (DC.) choisy,以叶、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收敛止泻

  • 麋肉

    《中药大辞典》:麋肉药材名称麋肉拼音Mí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大热。"②《饮膳正要》:"味甘,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