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蝮蛇皮

蝮蛇皮

《中药大辞典》:蝮蛇皮

药材名称蝮蛇皮

拼音Fù Shé Pí

出处《唐本草》

来源蝮蛇科动物蝮蛇

功能主治《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蝮蛇皮

药材名称蝮蛇皮

拼音Fù Shé Pí

英文名Pallas pit viper skin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蝰科动物蝮蛇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捕捉后,取其皮烘干。

原形态蝮蛇,全长60cm左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鼻间鳞宽短,排成“∧”形;眶前鳞2,眶后鳞2(3),眶璨来新月形,颞鳞2+4(3);上唇鳞2-1-4(2-1-3、3-1-4)式。背鳞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鳞137-173,肛鳞完整;尾下鳞29-54对,少数为单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蛙、鸟、鼠等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性味甘;咸;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止痒。主疔肿;恶疮;骨疽;疥癣;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或烧灰存性敷。

各家论述《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佩兰

    《中国药典》:佩兰药材名称佩兰拼音Pèi Lán英文名HERBA EUPATORII别名兰草、泽兰、圆梗泽兰、省头草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

  • 慈竹

    药材名称慈竹拼音Cí Zhú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

  • 青风藤

    《中国药典》:青风藤药材名称青风藤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SINOMENII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 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药材名称凤仙花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

  • 筋藤

    药材名称筋藤拼音Jīn Ténɡ别名三托藤、坎香藤、香藤、藤满山香、九牛藤、骚羊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筋藤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xia levinei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野绿麻

    《中药大辞典》:野绿麻药材名称野绿麻拼音Yě Lǜ Má别名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出处《浙江中医杂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原

  • 斑瓣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瓣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药材名称月季花根拼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冬季采挖

  • 柚核

    《中药大辞典》:柚核药材名称柚核拼音Yòu H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化学成分含黄柏酮、黄柏内酯、去乙酰闹米林。

  • 红绵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绵藤药材名称红绵藤拼音Hónɡ Mián Ténɡ来源蔷薇科红绵藤Rubus rufo-lanatus H. T. Chang,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