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藏三七

藏三七

药材名称藏三七

拼音Cánɡ Sān Qī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假人参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pseudonginseng W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细根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40cm。茎有纵纹,无毛。根茎横生,短,竹鞭状,有几条肉质根。长约3cm。叶为掌状复叶,数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约5cm;托叶小,披针形,长约5mm;小叶3-4,薄膜质,透明,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中央的叶长9-10cm,宽3.5-4cm,侧生的较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边缘有重锯齿,上面脉上密生刚毛;侧脉8-10对,网脉明显。伞形花序单生基顶,直径约3.5cm,有花20-50朵;总花梗长约12cm,无毛;小花梗纤细,长约1cm;花萼杯状或陀螺形,边缘有5小齿,齿三角形;花冠黄绿色,花瓣5;雄蕊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反曲,果为核果状浆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300m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肉质,呈串珠状,前端部分呈短竹鞭状。块根纺锤形。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叶中含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 saponin)V,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1、Re、Rd、Rb3、Rg1,假人参皂甙(pseudoginsenoside) F11、F8。

性味味微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9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鲤鱼皮

    《中药大辞典》:鲤鱼皮药材名称鲤鱼皮拼音Lǐ Yú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皮。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等。此外,尚含叶黄素及一种类似于蝲蛄素的红色色素;从绯鲤(红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紫柚木

    药材名称紫柚木拼音Zǐ Yóu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柚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ctona grandis L.f.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切碎晒干。原形态柚木,落叶大

  • 落花生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药材名称落花生拼音Luò Huā Shēnɡ别名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

  • 鸡屎白

    药材名称鸡屎白拼音Jī Shǐ Bái别名鸡矢(《素问》),鸡子粪(《本草经集注》),鸡粪(《千金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粪便上的白色部分。性味苦咸,凉。①《别录》:"

  • 水龙

    药材名称水龙拼音Shuǐ Ló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

  • 薤叶

    药材名称薤叶拼音Xiè Yè出处《政和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薤白"条。功能主治①《肘后方》:"治疥疮,煮洗佳,捣如泥

  • 木兰寄生

    药材名称木兰寄生拼音Mù Lán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木兰寄生的带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in

  • 向日葵壳

    药材名称向日葵壳拼音Xiànɡ Rì Kuí Ké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子"条。功能主

  • 白腹锦鸡

    药材名称白腹锦鸡拼音Bái Fù Jǐn Jī英文名Lady Amherst pheasant别名箐鸡肉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白腹锦鸡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