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蒙自水芹

蒙自水芹

药材名称蒙自水芹

拼音Ménɡ Zì Shuǐ Qín

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蒙自水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iuularis Dun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光滑无毛。茎直立,下部匍匐,单一或有少数分枝。叶柄长4-6cm,叶片轮廓广三角形或三角形,长4.5-6cm,宽3.5-6cm,一回羽状深裂,稀二回羽状分裂;茎下部叶裂片卵形,末回裂片长1-1.5cm,宽0.5cm,边缘有缺刻状锯齿;茎上部叶末回裂片线形,全缘。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2-5cm;无总苞片;伞辐6-7,直立或开展;小总苞片线形,多数;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萼齿披针形;花瓣自色,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叉以。双悬果椭圆形,长2mm,宽1mm,侧棱较中棱和背棱隆起,背棱线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000m的沼地、路边湿地或山谷斜坡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成团。茎细长,少分枝,叶片皱缩,易碎,完整的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窄,线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有长柄。质轻脆,气香,味微辛、苦。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归胃;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积胃痛;白浊;淋痛;跌打肿痛;血虚风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金棒

    《中药大辞典》:金金棒药材名称金金棒拼音Jīn Jīn Bànɡ别名小五爪龙、金棒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细蔓委陵菜的块根。秋季挖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苦甘草

    药材名称苦甘草拼音Kǔ Gān Cǎo别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夏、秋采挖,切片,晒干。生境分部产内蒙古。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一般切成长约

  • 豆腐

    《中药大辞典》:豆腐药材名称豆腐拼音Dòu F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

  • 奶浆柴胡

    《中药大辞典》:奶浆柴胡药材名称奶浆柴胡拼音Nǎi Jiānɡ Chái Hú别名竹叶青、岔子菜,小粘连(《云南中草药》),瘦地草、细防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

  • 苦蓢树

    药材名称苦蓢树别名缸瓦冧、水胡瞒、黄藤、许树、苦蓝盘、苦郎树、假茉莉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苦蓢树Clerodendron inerme (L.) Gaertn.,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全年可采,根洗

  • 刺蓼

    药材名称刺蓼拼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

  • 小蓑衣藤

    药材名称小蓑衣藤拼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别名小木通(《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蔓生灌木,高可达5米。茎绿色至褐色

  • 匍伏堇

    药材名称匍伏堇拼音Pú Fú Jǐn别名白地黄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黄瓜草、黄瓜香、黄瓜菜、银茶匙、石白菜、雪里青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蔓茎堇菜Viola diffus

  • 球序鹅掌柴

    药材名称球序鹅掌柴拼音Qiú Xù é Zhǎnɡ Chái英文名root fo Glomerule Schefflera别名七加皮、五加皮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球序鹅掌

  • 大独叶草

    《中药大辞典》:大独叶草药材名称大独叶草拼音Dà Dú Yè Cǎo别名化血丹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独叶草的根、叶。秋冬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